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威

作品数:4 被引量:7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小麦
  • 2篇杂草
  • 1篇烟嘧磺隆
  • 1篇药害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评价
  • 1篇玉米
  • 1篇杂草群落
  • 1篇杀菌剂
  • 1篇双苯
  • 1篇群落
  • 1篇群落多样性
  • 1篇群落特征
  • 1篇嘧磺隆
  • 1篇纹枯病
  • 1篇小麦赤霉病
  • 1篇小麦田
  • 1篇小麦田杂草
  • 1篇小麦纹枯病
  • 1篇麦田

机构

  • 4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王恒亮
  • 4篇高新菊
  • 4篇马毅辉
  • 4篇陈威
  • 2篇贾刚民
  • 2篇张俊涛
  • 1篇张振臣
  • 1篇杨党伟
  • 1篇闫凤鸣
  • 1篇郭梅燕
  • 1篇侯维娜
  • 1篇孙祥龙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农药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21
2017年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以‘开麦2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小麦纹枯病、11种杀菌剂对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0%己唑醇悬浮剂76.5g/hm2、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68.75g/hm2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较好,拔节期病指防效(乳熟期枯白穗防效)分别为62.77%(56.21%)和60.58%(53.45%),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7.65%和21.30%;48%氰烯·戊唑醇悬浮剂432g/hm2、25%氰烯菌酯悬浮剂750g/hm2处理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较好,病指防效(病穗防效)分别为70.78%(56.57%)和68.84%(46.86%),小麦产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5.44%和24.40%。综合分析,以上药剂可做田间大面积推广应用。
王恒亮郭艳春穆长安王全德包来仓马毅辉陈威侯维娜高新菊
关键词:杀菌剂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防效
3种除草剂安全剂对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解毒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环丙磺酰胺、双苯噁唑酸和解草酯对郑单958、登海605、金彩糯628和自甜糯玉米烟嘧磺隆药害的解毒效果。[方法]大田条件下,于玉米6~7叶期喷施3种安全剂与烟嘧磺隆的组合,20 d后测定株高和叶数,玉米收获期测产。[结果]添加环丙磺酰胺或双苯噁唑酸的处理玉米株高、叶数和产量均高于单施同剂量的烟嘧磺隆处理;而在烟嘧磺隆高剂量(120、240 g a.i./hm^2)处理时添加解草酯可能会使玉米株高、叶数和产量进一步降低。[结论]环丙磺酰胺或双苯噁唑酸可有效缓解玉米烟嘧磺隆药害,解草酯则不能。
高新菊马毅辉王恒亮陈威贾刚民张俊涛张振臣闫凤鸣
关键词:烟嘧磺隆玉米药害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被引量:34
2016年
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特征,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河南省36个区县的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田杂草有77种,隶属于20科65属,其中以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为主;优势杂草有10种,分别为播娘蒿、野燕麦、荠菜、猪殃殃、婆婆纳、麦家公、麦瓶草、节节麦、雀麦、硬草;常见杂草有28种,一般性杂草有39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伏牛山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最高,杂草有49种,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2.94;豫南平原区Pielou指数最小,为0.75,Simpson指数最高,为0.098,优势杂草突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田的杂草群落可以划分为3组,第1组为豫北平原区、豫南平原区和伏牛山区的杂草群落,第2组为南阳盆地区和桐柏大别山区的杂草群落,第3组为太行山区的杂草群落。
高新菊王恒亮马毅辉郭梅燕张俊涛陈威
关键词:小麦田杂草群落群落多样性聚类分析
双氟磺草胺与2甲4氯异辛酯的联合作用及药效评价被引量:16
2015年
为明确双氟磺草胺与2甲4氯异辛酯复配除草的联合作用类型及在小麦田应用的可行性,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了双氟磺草胺与2甲4氯异辛酯对播娘蒿、荠菜的联合毒力,对当茬小麦的安全性及田间除草效果。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与2甲4氯异辛酯混用对播娘蒿、荠菜的杀灭活性均为加成作用,二者配比在1∶105附近比较适宜。42.4%双氟磺草胺·2甲4氯异辛酯油悬浮剂(混配比例为1∶105)对当茬作物小麦的安全性较好,不同剂量处理区小麦产量与人工除草区均无显著差异。该药剂有效剂量480~640 g/hm2对小麦田阔叶杂草防除效果较好,施药后40 d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在90%以上。综合分析,双氟磺草胺与2甲4氯异辛酯复配效果显著,对小麦使用安全。
高新菊王恒亮陈威马毅辉李清波贾刚民杨党伟孙祥龙
关键词:小麦安全性阔叶杂草药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