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东
-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茶树己糖激酶基因CsHXK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己糖激酶(HXK)是植物呼吸和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之一,不仅催化己糖磷酸化,而且参与植物糖感应和糖信号转导过程,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试验以茶树‘龙井长叶’为材料,克隆获得了茶树己糖激酶基因CsHXK1的cDNA序列,其包含一个1488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495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质量为53.63 ku,理论等电点为5.96。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HXK1含有2个保守的磷酸化激酶域、1个底物结合域和1个ATP结合域,与拟南芥、苹果等HXK1亲缘关系较近。另外,CsHXK1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与逆境响应和糖信号转导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ABA响应元件(ABRE)、脱水响应元件(MYBCORE)及糖信号转导相关元件(SREATMSD)等。qRT-PCR分析结果显示,CsHXK1基因表达受高温、干旱、低温及盐胁迫的诱导,其可能在茶树响应多种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陈江飞杨建坤黄慧宇余有本王伟东
- 关键词:茶树基因克隆胁迫应答
- 茶树WRKY转录因子基因CsWRKY57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4
- 2017年
- WRKY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及胁迫应答过程中均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探究WRKY转录因子与茶树抗旱及耐盐性的关系,本研究基于茶树转录组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以陕茶1号1年生茶树为试验材料,克隆获得了1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命名为CsWRKY57。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WRKY57基因cDNA全长为1 222 bp,编码30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33.5 kD,理论等电点为5.49;另外,蛋白比对分析显示,CsWRKY57包含1个典型的WRKY核心序列和1个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WRKYIIc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CsWRKY57基因在高盐、干旱、ABA胁迫下均被诱导表达,且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明CsWRKY57基因参与了茶树体内干旱、高盐和ABA的调控途径。转录激活活性试验表明,CsWRKY57无转录激活活性,意味着CsWRKY57可能需要与其他元件结合才能启动基因的表达。
- 郭俊红王伟东谷星郭莎莎高岳芳杨亚军肖斌
- 关键词:茶树克隆
- 产业试验示范站(基地)对本科教学的支撑和反哺作用——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为例被引量:1
- 2018年
-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乡茶叶试验示范站为例,阐述了产业试验示范站(基地)通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巩固学科知识、训练科研素养、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作风等方面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发挥支撑和反哺作用。
- 王伟东余有本张正新杨宏博亓钰莹
- 关键词:本科教学茶学
- 茶树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以‘龙井长叶’茶树为材料,通过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4个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其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600、732、462和657 bp,编码199、243、153和218个氨基酸,根据其编码蛋白分子量分别命名为: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蛋白结构分析显示,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蛋白均包含1个由CRⅠ、CRⅡ和β6-loop组成的ACD结构域,属于典型的小分子热激蛋白家族成员。亚细胞定位预测和进化树分析表明,CsHSP22.4主要定位于线粒体中,属于MⅠ亚族;CsHSP17.5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属于CⅠ亚族;而CsHSP27.4和CsHSP25.2则主要定位于叶绿体中,属于CP亚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CsHSP22.4和CsHSP27.4在叶中表达量最高,CsHSP17.5和CsHSP25.2在茎中表达量最高,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另外,CsHSP22.4、CsHSP27.4、CsHSP17.5和CsHSP25.2均受高温和干旱胁迫的诱导,其中在高温胁迫下表达量呈爆发性增加,表明其均参与了茶树对高温和干旱胁迫响应的过程,且对高温胁迫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 陈江飞高童万思卿张永恒周天山余有本杨亚军肖斌王伟东
- 关键词:茶树胁迫应答小分子热激蛋白基因克隆
- 茶树CsSnRK2.1、CsSnRK2.2基因的克隆及在非生物胁迫中的响应被引量:2
- 2018年
- 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SnRK)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丝氨酸/苏氨酸类蛋白激酶,其中SnRK2家族在植物非生物胁迫响应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茶树SnRK2家族基因响应逆境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克隆了两个茶树SnRK2家族基因,并分别命名为CsSnRK2.1(GenBank登录号:MG026837)和CsSnRK2.2(GenBank登录号:MF662805),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SnRK2.1和CsSnRK2.2分别编码358个和337个氨基酸,与拟南芥和玉米SnRK2蛋白激酶的同源性很高,均具有保守的ATP结合位点和Ser/Thr激酶活性结构域。在高盐、干旱和ABA胁迫下,CsSnRK2.1均能被诱导表达,且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而在低温和高温胁迫下表达量变化不大;Cs SnRK2.2能强烈响应高盐胁迫,也能被高温诱导上调表达;表明它们可能与茶树抗逆密切相关。
- 张永恒万思卿陈江飞王伟东周天山肖斌杨亚军余有本
- 关键词:茶树克隆非生物胁迫
- 喷施叶面硒肥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喷施叶面硒肥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富硒效果和品质的影响,以‘龙井43’、‘中黄1号’、‘中黄2号’和‘紫鹃’为试材,设置清水对照、螯合硒和生物纳米硒三种喷施处理,并对喷施后30 d、60 d的鲜叶总硒含量、主要品质成分以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叶面硒肥能够显著增加各叶色品种茶树鲜叶中总硒含量,达到富硒茶生产标准,但富硒效果具有明显的时效性。其中,绿色品种‘龙井43’吸收迅速代谢也快,时效性较短;紫色品种‘紫鹃’富硒效果时效性高于其它叶色品种,可能与其较高的花青素含量有关。另外,喷施叶面硒肥能够显著增加各叶色品种茶树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茶多酚含量,从而降低鲜叶酚氨比,尤其是绿叶品种。此外,喷施叶面硒肥能够增加茶树鲜叶中N、P、K、Mn和Zn的含量,减少Fe和Cr的含量,表明外源硒对提高茶树营养元素吸收利用以及缓解重金属污染亦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叶色品种茶树合理调整喷施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茶树的硒含量并改善鲜叶品质,从而实现富硒茶稳定优质生产。
- 李浩王淇贾晓宇李敬珊周杰余有本朱爱民王伟东
- 关键词:茶树富硒茶矿质元素
- 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被引量:7
- 2023年
- 高温干旱极端环境严重影响茶树生长发育,以及茶叶产量和品质,激素作为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重要信号因子,其在茶树响应高温和干旱胁迫过程中的分子机理少有报道。以龙井长叶为材料,对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含量显著降低,玉米素核苷(ZR)含量略有升高,推测茶树通过减少促生类激素来延缓生长以适应胁迫影响;同时,大量IAA、GA_(3)、ZR生物合成和信号响应相关的基因显著差异表达,为解释激素含量变化及信号转导提供了分子基础。脱落酸(ABA)和茉莉酸(JA)作为逆境响应激素其含量在高温和干旱胁迫下均显著增加,这可能依赖于ZEP、NCED、SDR等ABA生物合成途径基因和LOX、OPR、ACX等JA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上调表达;另外,许多PYR/PYL、PP2C等ABA信号途径基因以及JAZ、MYC2等JA信号途径基因也显著差异表达,暗示了ABA和JA信号途径在茶树响应高温和干旱胁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茶树依赖内源激素的高温和干旱胁迫响应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参考。
- 唐子贻杜玥杨宏斌黎星辉余有本王伟东
- 关键词:茶树内源激素脱落酸茉莉酸基因表达分析非生物胁迫
- 茶树CsLEA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该研究以茶树‘龙井长叶’为材料,克隆获得了茶树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基因CsLEA5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515bp,包含一个375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2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3.5kD,理论等电点为5.92。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LEA5为高亲水性和稳定性蛋白,且含有一个典型的LEA_3保守结构域,属于LEA蛋白中LEA_3亚家族成员。CsLEA5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与逆境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如乙烯响应元件(ERE)、胁迫响应元件(STRE)、创伤响应元件(WUN-motif)及MYB、MYC转录因子识别位点等。qRTPCR分析显示,CsLEA5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嫩茎,而在其他组织器官中的表达量较低,且CsLEA5基因表达受低温和干旱胁迫的诱导。研究表明,CsLEA5基因可能在茶树响应低温和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对了解茶树抗逆分子机制,筛选抗性候选基因资源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 任燕高童陈江飞杨建坤黄慧宇王伟东
- 关键词:茶树基因克隆胁迫应答
- 茶树CsWRKYIIcs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以‘陕茶1号’为材料,克隆CsWRKYIIcs转录因子并分析序列特征,了解其在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以及转录活性,为深入研究茶树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茶树基因组数据库注释的WRKY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从‘陕茶1号’中扩增CsWRKYIIcs的cDNA序列,用生物信息工具分析序列的特点,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研究基因的表达模式,用酵母试验验证其转录活性。【结果】获得9条CsWRKYIIcs的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561、960、936、978、897、912、720、1008和969 bp,分别编码186、319、311、325、298、303、239、335、322个氨基酸。除了CsWRKYIIc7缺少锌指序列外,其他CsWRKYIIcs均含有1个WRKY保守结构域和典型的C2H2型锌指结构。不同物种中的WRKYIIcs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而茶树CsWRKYIIcs和拟南芥、葡萄等双子叶植物的WRKYIIcs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更高。另外,CsWRKYIIcs启动子区域均预测到多个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意味着其可能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qRT-PCR结果表明,9个CsWRKYIIcs在根和花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同时,在干旱、ABA、高温和高盐胁迫下被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其中CsWRKYIIc1和CsWRKYIIc7的表达量变化显著,与推定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相符。酵母试验表明9个茶树CsWRKYIIcs均具有转录激活活性。【结论】克隆获得9个茶树CsWRKYIIcs转录因子,它们参与了茶树对ABA、干旱、高温和高盐胁迫的响应,也可能发挥转录激活因子的调控作用。CsWRKYIIc1和CsWRKYIIc7可作为候选基因深入研究茶树的抗逆功能。
- 肖罗丹唐磊王伟东高岳芳黄伊凡孟阳杨亚军肖斌
- 关键词:茶树克隆转录活性
- 茶树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CsNHX1、CsNHX2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Na^+/H^+逆向转运蛋白(Na^+/H^+antiporter,NHX)在植物生长发育与逆境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以龙井长叶茶树品种为材料,克隆获得了茶树CsNHX1和CsNHX2基因cDNA全长序列,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MG722977和MG515211。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CsNHX1和CsNHX2的cDNA全长分别为1 691 bp和1 757 bp,均包含1个1 6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4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9.5 kD和59.7 kD,理论等电点为7.07和8.79;蛋白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sNHX1和CsNHX2属于典型的跨膜蛋白,均含有保守的Na^+/H^+Exchanger结构域;进化树分析显示,CsNHX1和CsNHX2均为IC类中定位于液泡膜上的Class I成员。qRT-PCR结果显示,干旱、低温和盐胁迫能够显著诱导CsNHX1和CsNHX2上调表达;外源ABA处理下,CsNHX1和CsNHX2表达水平整体变化趋势不显著;高温胁迫处理下,茶树CsNHX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CsNHX2表达水平逐渐增加,表明茶树CsNHX1和CsNHX2参与了茶树对多种环境胁迫的响应过程,但对于不同逆境胁迫的应答模式存在一定差异。
- 陈江飞余津铭杨建坤余有本肖斌杨亚军王伟东
- 关键词:茶树NHX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