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江平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遥感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与GIS
  • 1篇生态适宜性
  • 1篇绿地
  • 1篇矿区生态
  • 1篇城市
  • 1篇城市绿地

机构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作者

  • 2篇许捍卫
  • 2篇李江平

传媒

  • 1篇工程勘察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年份

  • 2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GIS与RS的城市绿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运用RS与GIS技术对合肥市近20 a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4年间,合肥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其中城市绿地面积连续增加,所占比例由12.3%上升至25.8%。城市绿地景观格局也有着明显变化,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有所增加,破碎化程度加强;而2002~2014年,城市绿地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均表现为下降趋势,表明城市绿地斑块分布趋于聚集。
李江平许捍卫顾祖新
关键词:城市绿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矿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与变化过程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处理相关地形、遥感数据等,合理选取评价因子构建矿区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及模型,并结合空间分析原理评价矿区生态适宜性的时空变化特征,最后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矿区生态最适宜或适宜区域面积减少55.41km^2;地表仍有持续塌陷趋势,相对塌陷面积为317.83km2;影响因素主要为工矿业发展、城市建设扩张、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该研究对于今后对淮南矿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治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江平许捍卫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