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思萌
-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NBONE全踝关节假体置换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踝关节置换术(total ankle arthroplasty,TAA)围术期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2018年作者医院收治的8例INBONE TAA患者为研究对象,围术期护理人员配合医生给予全面整体的优质护理服务,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满意度、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变化。结果功能恢复方面,患者术后6个月AOFAS评分68~84分,得分较术前提高;疼痛方面,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由术前6.25±1.28降至2.00±0.53,疼痛水平降低;满意度方面,患者出院时满意度得分为98~100分,处于较高水平;生活质量方面,患者术后12个月SF-36各维度得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术前准备、术后观察、并发症预防、早期康复锻炼,为TAA取得最佳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 陈慧娟徐海林李立王红莉赵思萌张艳
- 关键词: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康复锻炼
- 骨科患者围术期导尿管留置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2018年骨科患者围术期导尿管留置现状及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建立导尿管相关护理规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方法,提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2018年2384例手术患者中的402例留置导尿患者信息,其中男138例,女264例;年龄19~96岁,平均(63.99±16.19)岁。患者既往合并泌尿系统疾病史19例,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史29例。术后发生尿潴留32例,重复留置导尿管28例,泌尿系感染17例,术后未发现尿管相关问题按计划拔除尿管者359例。结果骨科导尿管留置多见于全麻或腰麻患者(78.36%)、关节置换和脊柱手术患者(42.79%);手术时间>2 h患者192例(47.8%);24 h内导尿管拔除患者269例(66.9%)。泌尿系感染、重复置管显著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拔管显著增加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尿潴留发生、留置导尿管时间是泌尿系感染的显著预测变量(P<0.05)。结论目前骨科术后患者导尿管留置并不规范,导尿管留置与否、留置与拔除时机与指南存在一定的差距,分析目前现状与不足,有助于进行更科学有效的管理,改善患者结局。
- 陈慧娟孔祥燕李立赵思萌吴燕秋张艳
- 关键词:骨科导尿管留置
- 肱骨干骨折围术期不同冷疗方式对术后早期疼痛肿胀影响的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持续冷疗和间歇冷疗两种方式对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早期疼痛肿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肱骨干骨折65例患者,按照不同的冷疗方式分为持续冷疗组(n=33)和间歇冷疗组(n=32)。持续冷疗组采用冰囊持续冷疗法,间歇冷疗组采用冰囊间歇冷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3 d患肢肿胀程度,术前1 d、术后第1天和第3天的疼痛程度,术后伤口总引流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肿胀程度无显著差异,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3天,持续冷疗组的肿胀消退情况明显优于间歇冷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术后第3天持续冷疗组的疼痛缓解明显优于间歇冷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冷疗组的术后伤口引流总量小于间歇冷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冷疗法较间歇冷疗法能更好地缓解肱骨干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冰冰马丽萍李立王红莉赵思萌张晓萌张艳
-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冷疗疼痛肿胀
- 耳穴贴压在肩袖损伤住院患者关节镜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在肩袖损伤住院患者关节镜术后早期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行肩关节镜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共84例,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镇痛措施;观察组42例在常规镇痛的基础上于入院后给予患者进行耳穴贴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两组患者术后24~72 h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 h的静息VAS评分和活动VAS评分较术后24 h的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2 h的静息VAS评分和活动VAS评分较术后24 h的VAS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耳穴贴压能有效辅助减轻肩袖损伤住院患者关节镜术后的早期疼痛,操作简便,值得在临床推广。
- 张艳李冰冰张晓萌李立王红莉赵思萌孔祥燕
- 关键词:肩袖损伤耳穴贴压疼痛管理
- 1例肘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 目的 对于复杂的肘关节骨折提倡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和早期的功能锻炼进行治疗,但是对于粉碎性骨折难以复位,以及复位后因为骨质疏松难以维持复位等情况,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是治疗上的另一选择。方法 国内学者姜保国等采用全肘关节置换术...
- 赵思萌孔祥燕
- 关键词:肘关节置换护理
- 三阶梯措施防治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自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共有6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对照组30例,年龄75~85岁;实验组30例,年龄60~87岁。制定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观察防护表,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血栓三阶梯预防原则,进行血栓防护,观察术后7日内血栓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结果实验组有1例发生血栓,发生率为3.33%(1/30);对照组有7例发生血栓,发生率为22.33%(7/30);实验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传统药物预防基础上,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基础预防和物理预防,提高医护人员对血栓预防指南的依从性,降低围术期血栓发生率。
- 孔祥燕田园张艳李立王红莉赵思萌
- 关键词: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围手术期
- 预防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循证实践
- 2022年
- 目的基于前期构建的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方案,开展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化分级预防的循证实践。方法制订相应的护理质量审查指标及审查方法,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制订行动策略,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选取343例患者进行效果验证,试验组进行循证实践,对照组为常规预防。结果根据循证方案,选择5条指标(血栓风险评估、出血风险评估、分级预防、弹力袜穿戴、护理记录)作为审查依据。循证实践后,试验组患者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住院期间2.45%vs.2.78%;出院后1个月1.23%vs.2.22%;出院后3个月1.23%vs.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患者血栓预防知识得分试验组(78.79±8.6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6.05±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静脉血栓栓塞症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危险因素与好发部位、临床表现、风险评估、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维度)得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对审查条目的执行率由循证实践前的36.92%、20%、67.69%、58.46%、66.15%上升至100%、82.2%、100%、100%、98.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证据的循证实践方案的转化可帮助减少患者症状性血栓发生,提高护士和患者认知水平,促进临床依从性,规范护理行为。
- 陈慧娟张艳李立王红莉赵思萌李冰冰赵佳音孔祥燕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循证实践护理
- 肘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患者的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一例被引量:2
- 2017年
- 一、病情介绍 患者,女性,年龄56岁,2009年曾由于突发全身多发伤(右肩胛骨骨折,T9压缩性骨折,右肘关节粉碎骨折),于当地医院行右肘关节清创固定术、异体骨移植术。术后因为骨折不愈合和伤口感染,于2011年在本院行“右尺骨干骨折术后螺钉取出伤口清创术”。感染控制良好后于2013年在本院行“右肘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使用的假体商品名为Coonrad/Morrey全肘关节假体。术后患者对功能恢复满意,疼痛感减轻,肘关节屈伸关节活动度:0~95°。2016年2月患者突发右肘关节疼痛,并进行性出现右前臂屈曲活动障碍,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肘关节X线片提示:右肘人工关节松动,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经门诊于2016年3月2日收入本院。
- 赵思萌孔祥燕
- 关键词:围手术期观察肘关节疼痛翻修人工关节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