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张陈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冶华天工程技术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发电
  • 4篇发电系统
  • 3篇余热发电
  • 3篇余热发电系统
  • 3篇热发电
  • 3篇热发电系统
  • 3篇混燃
  • 2篇液-液循环流...
  • 2篇有机朗肯循环
  • 2篇余热
  • 2篇余热回收
  • 2篇蒸汽
  • 2篇蒸汽参数
  • 2篇上升管
  • 2篇生物质
  • 2篇农作
  • 2篇农作物
  • 2篇农作物秸秆
  • 2篇气化
  • 2篇热电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4篇中冶华天工程...
  • 2篇中冶长天国际...

作者

  • 13篇何张陈
  • 6篇袁竹林
  • 2篇彭正标
  • 2篇耿凡
  • 2篇王毅
  • 2篇姚群
  • 1篇凡凤仙
  • 1篇梁坤峰
  • 1篇徐大勇
  • 1篇徐峰
  • 1篇陈磐

传媒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能源研究与利...
  • 1篇烧结球团
  • 1篇节能
  • 1篇能源技术
  • 1篇锅炉技术
  • 1篇制冷学报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华西冶金论坛...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农作物秸秆(生物质)发电不同技术路线案例的后评估研究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作物的籽实收获后剩下的根、茎、叶等残余物,其固定炭和灰分含量很低,以及低硫、低氮的属性,更重要的是秸秆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与其生长过程中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所以秸秆是一种常规能源无法比拟的清洁可再生...
何张陈
关键词:案例分析
文献传递
液-液循环流化床动态制冰特性
2009年
建立了液-液循环流化床制取流体冰的热态试验装置,在多工况条件下对该新技术的动态制冰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所获得的冰晶颗粒进行粒径的测量与统计整理,分析了冰晶粒径分布,并对影响冰晶尺寸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计算机实时记录循环系统各测点温度,对载冷介质的沿程温变进行了分析;最后考察平衡工况下喷水量与载冷油介质循环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冰晶粒径呈离散性分布,主要集中在1mm~2mm区间;冰晶粒径与载流介质流量、喷水量及喷嘴内径密切相关,体现为随载流介质流量降低而减小,随喷水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喷水量为120mL·min-1时达到最大值,在喷嘴内径较小时,冰晶粒径明显减小;流化床内载流介质温升梯度沿床高而减小;载流介质循环量随喷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液-液雾化中形成体积微小的雾化液滴,是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有效的途径。
彭正标陈磐何张陈徐峰袁竹林
关键词:热工学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被引量:1
2017年
以某型微燃机排出的尾气作为热源,根据热源特性和热力学基本原理,选择了环戊烷(Cyclopentane)作为循环工质,建立了整个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并通过M 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分别建立系统各部件的仿真模块,实现了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输入热源温度在100~300℃内,选用环戊烷作为循环工质是合理的,窄点温度及排气温度均在合理的范围内,与实际工况要求吻合;而热源温度高于300℃时,环戊烷工质则不能适应,需要对输入热源降温处理;当热源温度低于100℃时,ORC发电系统已无法正常输出有效功,系统无法正常循环运行。文中仿真分析可以为ORC系统的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何张陈
关键词:MATLAB/SIMULINK有机朗肯循环动态仿真
农作物秸秆发电的各种技术路线分析与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农作物秸秆分布广,产量大,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常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用秸秆替代化石燃料(煤)发电,在改善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等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我国秸秆发电项目刚刚起步,秸秆发电有不同技术路线,而各种路线有不同的特点。虽然已有对秸秆发电技术的相关研究,但缺乏针对秸秆发电的不同技术路线特点,系统全面的比较与研究。基于江苏省现有的秸秆直燃、秸秆/煤混燃、秸秆(谷壳)气化发电技术,文中对这三种技术路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
何张陈袁竹林
农作物秸秆发电不同技术路线的综合分析——基于江苏省现有案例的调研(英文)
江苏省是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2006年江苏省的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3700万吨(相当于1790万吨标准煤),约占中国秸秆产量的5.91%,具有巨大的能源潜力。发展农作物秸秆发电可以补充常规能源的短缺,以及有...
何张陈袁竹林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混燃气化直燃
文献传递
农作物废弃物与煤混燃发电的技术经济性——基于江苏省混燃案例的调研被引量:2
2008年
农作物废弃物是我国的主要的生物质资源。农作物废弃物与煤混燃发电技术,能够借助燃煤电站原有的发电设备,具有较高的发电效率,可以实现农作物废弃物的大规模利用,并且有效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目前,生物质与煤混燃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但是对已有的混燃案例进行经济性评估的探讨甚少。在对农作物废弃物与煤混燃案例作充分的调研基础上,从农作物废弃物的资源分布与收购模式,以及改造投资成本和发电成本方面综合分析农作物废弃物与煤混燃技术的经济性,并进一步分析了燃料成本,尤其是稻壳成本对发电成本的影响。
何张陈袁竹林耿凡
关键词:混燃技术经济性比投资发电成本
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主要包括上升管换热蒸发子系统,汽轮发电子系统,上升管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出口与上升管联箱的换热介质入口连通,上升管换热器的换热介质入口与下降管联箱的换热介质出口连通;上...
何张陈冯红翠姚群
文献传递
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微燃机尾气余热发电系统热力性能分析
本文以某型微燃机排出的尾气作为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的输入热源,建立了热力学模型,分别选取了环戊烷和苯作为循环工质,进行了系统主参数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质均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有机工质流量相应地减少,系统排烟温度增...
何张陈
关键词:余热发电系统热力性能有机朗肯循环
烧结冷却余热发电系统的热力学模型及主蒸汽参数的优化选择
  总结了国内外烧结余热发电技术及烧结余热资源的特性,并据此建立了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热力学模型,分析了主蒸汽参数与余热发电系统最大发电能力的关系,以及影响系统发电功率的主要因素,得出了量佳的主蒸汽参数。
王毅何张陈颜学宏
关键词:余热发电热力学模型主蒸汽参数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的开发
2017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热电联产系统,由上升管换热蒸发子系统,汽轮发电子系统,补给水除氧子系统及排污子系统组成。本系统在不影响焦炉工艺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利用新型套管式上升管换热蒸发器,产生的饱和蒸汽,通过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做功发电后,进入用户蒸汽管网,实现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的有效回收及能量梯级利用。利用套管式上升管换热蒸发器的涂层及系统运行的温度控制,有效避免荒煤气中焦油析出结焦的难题。同时减少氨水用量,减少焦炉荒煤气净化工艺过程中的二次污染物排放,为焦化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益。
何张陈冯红翠姚群
关键词:焦炉上升管荒煤气余热回收热电联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