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骏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辽宁省朝阳市气象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1957—2004年辽宁省干湿状况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我国气候发生变化,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干旱国家之一。总体上,我国的干湿状况已经发生改变,东北地区的变化尤为显著,辽宁省也受其影响。本文依据1957—2004年辽宁省23个地面气象台站的日气象资料,利用修正后的帕默尔指数计算干湿程度,对辽宁省近50 a干湿状况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帕默尔指数变化趋势的区域特征为:整体上,1957—2004年辽宁省各站点的Palmer指数呈下降趋势,由正到负,即由湿润转为干旱。从各站点年平均降水及温度的变化也可以看出,Palmer指数的变化与降水及温度的变化是相互呼应的,降水的减少及温度的显著升高是导致辽宁省趋于干旱的主要原因。
- 徐一丹马熙达吴丹郭佰汇孙嘉骏
- 关键词:干湿状况
- 辽宁省朝阳市8.16局地风雹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对2016年8月16日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孙家湾局地风雹天气过程的大环境进行分析.因过程局地性强、持续时间短,主要利用雷达反演资料,从雷达基本反射率、径向速度、RHI等产品入手,对其进行特征分析.分析表明:本次过程是由于较高的对流不稳定能量配合低空切变线扰动引发的局地、短时风雹天气.过程中出现了'V字形缺口''辉斑回波''三体散射'等冰雹的特征回波.因雹区距离雷达测站较近,5 km以上高空为雷达盲区,成为本次过程分析难点.
- 孙嘉骏孙莹于跃郭佰汇余克勤
- 关键词:低空切变线雷达反演
- 辽宁省朝阳市2016年5月强风暴、强降水对比分析
- 2016年
- 利用降水、大风实况数据及micaps输出资料,对2016年辽宁省朝阳地区5月上半月2次强降水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揭示2次过程中天气形势及物理量特征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同时,对5.02强风暴过程的大风成因进行分析,旨在为以后类似大风过程预报积累经验.
- 孙嘉骏孙莹于芳健梁丰
- 关键词:强降水强风暴
- 朝阳地区春播期透雨分布特征及预报检验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1981—2016年朝阳站逐日降水资料,对朝阳地区春播期透雨变化特征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近36年朝阳地区春播期透雨出现日期较常年延后的年份有22年,平均延后时间为20 d;较常年提前的年份有14年,平均提前15 d。朝阳地区中雨以上量级降水多出现在5月(就4—5月而言),朝阳地区5月出现透雨的概率相对较高。当春播期降水总量多于历年平均时(多雨年),透雨出现日期往往提前;而春播期降水总量少于历年平均时(少雨年),透雨日期往往延后。以春播期年景的总体预测为基础,可以对透雨日期提前或延后作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本文还对2017年朝阳市气象台透雨预报的得失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提供更精准的延伸期预报产品提供参考。
- 刘丹丹梁丰于芳健孙嘉骏张春渤苏华
- 关键词:透雨春播期
- 不同干旱指数集对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描述的比较被引量:9
- 2018年
- 利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_TH,SPEI_PM)和自适应帕尔默干旱指数(scPDSI_PM)数据集,辅以气候倾向率、M-K统计检验方法,对比分析了1961—2009年东北地区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各指数集描述的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与实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61—2009年东北地区总体表现出变干的趋势,其中SPEI_TH显示的主要干旱时段在2000年以后,而SPEI_PM和scPDSI_PM都检测到1980年前后东北地区也处于一个较为明显的干期。SPEI_TH和SPEI_PM显示东北地区大部多年平均的干旱发生频率介于28%~38%之间,而scPDSI_PM给出的东北大部地区干旱频率在11%~58%之间。研究显示,2000年以后重旱和特旱频次的增加较快,这也导致重旱和特旱在各类干旱中所占的比重显著提高。1961—2009年东北地区四季干旱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强,其中SPEI_TH的四季干旱强度变化均通过了0.05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SPEI_PM描述的各季干旱加强趋势均不显著,scPDSI_PM只检测到秋旱强度变化是显著的。研究表明,SPEI_TH和scPDSI_PM指数集对东北地区典型干旱年的描述能力要好于SPEI_PM。
- 梁丰刘丹丹徐红梅孙嘉骏冯雪菲慕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