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一凡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东莞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微载体
  • 2篇制法
  • 2篇水源
  • 2篇酸钠
  • 2篇细胞悬浮培养
  • 2篇聚乳酸
  • 2篇海藻酸
  • 2篇海藻酸钠溶液
  • 2篇DON
  • 2篇磁性
  • 2篇磁性复合
  • 1篇大学生
  • 1篇氮形态
  • 1篇多点进水
  • 1篇心源性
  • 1篇心源性猝死
  • 1篇性猝死
  • 1篇氧化钙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载体

机构

  • 10篇暨南大学
  • 1篇东莞市环境监...

作者

  • 10篇张一凡
  • 3篇金腊华
  • 3篇李立华
  • 2篇周元
  • 1篇孙国栋
  • 1篇张文娟
  • 1篇黄志伟

传媒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职业卫生与应...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磁性复合微载体及其制法和在细胞悬浮培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微载体及其制法和在细胞悬浮培养中的应用,该磁性复合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醇与L‑丙交脂混合,加入异辛酸亚锡,氮气吹扫反应瓶中的空气,然后抽真空,封口,135‑140℃油浴24h以上,得...
李立华张一凡
文献传递
AAOA-MBR工艺污水脱氮特性及脱氮机制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提高污水脱氮效果,在传统A2O工艺的基础上,增加后置缺氧段并与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构建了AAOA-MBR污水处理中试装置,进行了中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浓度为100.00 ~ 280.00 mg/L、TN浓度为18.32 ~31.86 mg/L、NH4+-N浓度为12.78~24.44 mg/L时,COD、TN和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0.0%、72.1%和99.0%,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通过多点进水优化了内源配置,节约了碳源,强化了脱氮效果;采用膜池回流供氧,可在节能的同时保证缺氧池1的缺氧环境,提高了反硝化效果.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实际污水处理工程市场提供了一套高效脱氮的新工艺.
周元金腊华张一凡黄志伟
关键词:脱氮多点进水
S-PLLA/HA-SH复合水凝胶的制备及其作为双药物载体的应用
高分子微球的研究和应用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由于其具有特殊的尺寸和形貌,高分子微球具备其他材料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能。从药物缓释控释的微球,到蛋白质分离层析的介质,都要用到微球技术。生物医用水凝胶是一种以水作为分散介质的凝胶,...
张一凡
关键词:复合水凝胶姜黄素阿霉素
文献传递
一种可持续产氧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持续产氧复合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可持续产氧复合载体包括产氧源和天然多糖凝胶,通过将过氧化钙包裹在聚乳酸微球的核壳结构中以减缓过氧化钙与水的反应达到持续释氧的效果。本发明通过将负载过氧化钙的聚乳酸微...
张一凡谭佳峰李立华孙国栋
水源型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被引量:8
2017年
根据实测水质数据,对东莞市某备用水源水库的氮形态分布特征及其与叶绿素a及水体综合营养指数(TLT)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预防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水源型水库易受到营养性污染,呈中度或低度富营养化状态;氮形态在水库进水区以氨氮和硝酸盐氮为主,且占比均在45%以上,出水区以硝酸盐氮为主,且占比在75%以上,从进水区到出水区氨氮占比下降80%以上,季节变化对氮形态空间分布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氨氮与叶绿素a和TLI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直接作用;硝酸盐氮与叶绿素a和TLI呈负相关,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硝酸盐氮和有机氮同叶绿素a以及TLI呈正相关,对水体富营养化有促进作用。降低排入水库的氨氮和有机氮含量是有效预防或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途径。
詹志薇谭志金腊华谢宏琴张一凡陈秋强
关键词:氮形态叶绿素A水体富营养化
大学生对心源性猝死及其急救相关知识认知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对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及其抢救措施的认知现状,为SCD相关健康教育和促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暨南大学在校大学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进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和推断。结果共获得777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中,非医学类专业学生630人,占81.1%;医学类专业为147人,占18.9%;SCD的总体知晓率仅为28.8%。不同性别学生对SCD、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类专业学生对SCD的认知水平高于非医学类学生(P<0.05);高年级学生对SCD了解熟悉程度高于低年级学生(P<0.01)。仅有227人(29.2%)能正确认知心源性猝死抢救的最佳时间"黄金4分钟"。421名学生(占54.1%)认为CPR是处理SCD的有效急救措施,且有501人(占64.5%)表示愿意参加CPR相关培训。医学类专业学生对CPR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P<0.01)。199人(占25.6%)没听说过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ion,AED),仅有51人(占6.6%)表示见过且会使用AED。643人(占82.8%)表示没有在公共场所中看到过AED或张贴有相关指示标志。结论暨南大学在校学生对心源性猝死的认知水平尚较欠缺,医学生的认知水平优于其他专业学生。须大力宣传和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心肺复苏术和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普及率。
余素素彭欣悦李凌峰张一凡郑亚豪吴轩张航孔春丽林嘉怡陈家杰张文娟
关键词:大学生心源性猝死自动体外除颤器
湖库水源水中氮形态特征实例分析及DON去除特性
氮、磷等营养性物的大量排放易于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别是对湖库影响尤为明显。而水体中氮素组成复杂,作为氮素重要组成部分的溶解性有机氮(DON)对水体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但目前对湖库水体中氮形态研究不全面,DON与水环境因子...
张一凡
关键词:强化混凝
椰壳活性炭对水中N-DBP前体物的吸附被引量:2
2015年
以椰壳活性炭为吸附剂进行了模拟水样中的N-DBP前体物——天冬氨酸的吸附去除实验,考察了吸附时间和溶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特征以及吸附热力学相关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投加量下,椰壳活性炭对DON的吸附均在180 min时达到平衡;升高或降低水样的pH会使吸附量显著下降;椰壳活性炭对天冬氨酸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方程(R2>0.99);膜扩散及内扩散阶段为吸附的控制阶段;在303 K的温度下,椰壳活性炭对天冬氨酸的最大吸附量为8.33 mg/g。对热力学结果的分析表明,该吸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不能自发反应。
张一凡金腊华周元
关键词:椰壳活性炭天冬氨酸DON
一种磁性复合微载体及其制法和在细胞悬浮培养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复合微载体及其制法和在细胞悬浮培养中的应用,该磁性复合微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多醇与L‑丙交脂混合,加入异辛酸亚锡,氮气吹扫反应瓶中的空气,然后抽真空,封口,135‑140℃油浴24h以上,得...
李立华张一凡
一种适于长距离分布式检测的反谐振空芯光纤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于长距离分布式检测的反谐振空芯光纤,所述的内包层由多反谐振层结构单元构成,所述的内包层包括有3个或3个以上多反谐振层结构单元,多反谐振层结构单元沿周向布设并与外包层内腔壁相接用以形成内腔中部的空气纤芯,其...
汪滢莹张一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