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
-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用无烟煤制造含氮的活性炭及其制造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无烟煤制造含氮的活性炭及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活性炭生产中不经制粉、成型工序,将无烟煤破碎成一定粒度颗粒,加入活化炉中通过高温水蒸汽法将其活化制得活性炭,向活性炭通入氮气或惰性气体清洗石英管和样品,随...
- 蒋绪张昭侯党社张娟
- 文献传递
- 一种复合煤基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煤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低阶煤进行预处理;2).以钛酸四丁酯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钛;2).将预处理后的低阶煤与二氧化钛混合、浸渍并搅拌,将二氧化钛负载到低阶煤上,将负载有二氧化钛的低...
- 蒋绪张昭侯党社张娟
- 文献传递
- 讨论式教学法在化工制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化工制图是高职高专阶段化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该课程体现出了现代职教理念和专业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是针对重难点问题开展讨论式教学,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侧重于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化工制图教学质量。
- 张昭
-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化工制图
- 煤基多孔材料制备过程初探
- 2022年
- 对煤基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炭化和活化阶段进行了简要分析,重点阐述了炭化过程对材料结构的影响,并详细综述了化学活化、物理活化和物理化学活化过程,为煤基多孔材料的应用提供经验。
- 蒋绪辛莹娟张昭
- 关键词:炭化活化
- 微波辅助NaOH活化对兰炭基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
- 2022年
- 本文选取兰炭基活性炭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辅助NaOH进行活化,通过计算收率和碘吸附实验、低温N_(2)等温吸附/脱附实验表征成品,重点研究了NaOH溶液浓度和微波加热条件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兰炭基活性炭经0.5mol·L^(-1) NaOH溶液充分浸渍后,再在700W条件下活化10min效果最佳,成品较活化前保持丰富微孔结构的同时增加了中大孔比例,比表面积和微孔比表面积分别为721.24m^(2)·g^(-1)和512.13m^(2)·g^(-1),平均孔径2.14nm。微波加热和管式炉加热活化对比实验表明,虽然管式炉加热活化作用更强,对中大孔促进作用也更明显,但已经出现过度活化的趋势。
- 蒋绪兰新哲孟茁越张昭
- 关键词:孔隙结构
- 一种抑制黄芩根腐病原菌的W12发酵产物的活性筛查方法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抑制黄芩根腐病原菌的W12发酵产物的活性筛查方法,利用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DNA特性结合分类鉴别法对W12菌株进行分类鉴定;对W12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萃取,然...
- 王莉张昭王娟张如段薇薇王雅竹果秋婷郭鑫
- 一种无机纤维柔软分散剂、制备方法及其用于增强无机纤维柔软度和分散性能的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机纤维柔软分散剂,其制备方法为:先将十二胺、阴离子型纸张膨化剂溶解在水中,制备出十二胺、阴离子型纸张膨化剂的混合水溶液,再向该混合溶液中先加入碳酸钾搅拌溶解后,再加入氯乙酸和氢氧化钠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
- 张婧侯党社蒋绪孙艳萍李祯王晓霞张娟于雪高茜辛颖娟张昭苏秀霞
- 文献传递
- P(BMA/2-EHM/St)高吸油树脂的制备被引量:2
- 2018年
- 以BMA、2-EHM和St为合成原料,BPO为引发剂,DVB为交联剂,PVA为分散剂,应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P(BMA/2-EHM/St)高吸油树脂。主要探讨了聚合温度、聚合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分散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St)=60%、m(2-EHM):m(BMA)=1:1、w(BPO)=1.7%、w(DVB)=0.5%、w(PVA)=3%,聚合温度86℃,反应时间为6h时,所制得的高吸油树脂吸油倍率最大,对甲苯的吸油倍率分别达到14.24g/g。
- 张昭张昭
-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
- 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化工设备维修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2
- 2020年
- 高职教育改革,重点就是课程的改革,课程与整个行业、相关企业的岗位需求密切相关,同时,课程也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化工设备维修基础》作为我校和重点工科专业石油化工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辛莹娟于雪张昭
- 关键词:课程改革工学结合实践教学
- 微晶纤维素的溶解及其阻燃性能被引量:4
- 2021年
- 以氯代1-氨甲酰甲基-3-乙烯基咪唑离子液体([CmVIM]Cl)和四丁基氯化铵(TBAC)为溶剂,溶解微晶纤维素(MCC),加入不同阻燃剂三聚氰胺磷酸酯(MP)、聚磷酸铵(APP)、纳米二氧化硅(SiO_(2)),制得了阻燃纤维素复合材料。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MCC的溶解过程,并利用FTIR、XRD、TGA和SEM对再生MCC的结构、结晶度、热稳定性和形貌变化进行了表征。通过垂直燃烧、极限氧指数(LOI)和热重分析对纤维素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溶解温度为90℃,TBAC用量为[Cm VIM]Cl质量的8%时,MCC的溶解率达6.3%,聚合度降至505;与原MCC相比,再生MCC结晶度指数由74.0%降至46.4%,初始热分解温度由310℃降至262℃,最大失重速率由2.6%/min降至1.4%/min。MCC表面由光滑平整的棒状结构转为凹凸不平的不规则结构。当MP、APP、SiO_(2)质量分数分别为5%、10%和10%时,阻燃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升至33.5%,垂直燃烧等级为Ⅴ-0。
- 来水利张昭张昭
- 关键词:离子液体微晶纤维素结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