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帅

作品数:3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方坯
  • 2篇大方坯
  • 2篇值模拟
  • 1篇等轴晶率
  • 1篇折叠
  • 1篇凝固
  • 1篇微观组织数值...
  • 1篇冷镦
  • 1篇冷镦钢
  • 1篇冷镦开裂
  • 1篇金属
  • 1篇金属夹杂物
  • 1篇夹杂
  • 1篇非金属夹杂
  • 1篇非金属夹杂物
  • 1篇GCR15
  • 1篇GCR15钢
  • 1篇传热凝固

机构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冶金科工...

作者

  • 3篇李晓滨
  • 3篇焦帅
  • 2篇孙彦辉
  • 1篇赵勇

传媒

  • 2篇钢铁钒钛
  • 1篇炼钢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GCr15钢大方坯传热凝固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18年
以某钢厂GCr15钢大方坯为研究对象,采用ProCAST软件建立凝固数学模型,研究了过热度、拉速和比水量对大方坯凝固过程的影响,并通过对铸坯中心固相率及液芯长度的分析,确定了最佳末端电磁搅拌位置,并优化了拉速。研究结果表明:过热度对铸坯凝固影响最小,随着过热度增加,铸坯表面温度升高,铸坯液芯长度和液相区长度均随之增加,而两相区长度则随之减小;拉速对铸坯凝固影响最大,拉速提高,铸坯表面温度、液芯长度、两相区长度、液相区长度均增大;比水量增加,铸坯表面温度降低,液芯长度减小;当比水量为0.29 L/kg时,过热度应控制在15~35℃,拉速需控制在0.46~0.49m/min,且最佳拉速为0.48 m/min。
王德炯焦帅殷皓孙彦辉赵勇李晓滨
关键词:大方坯数值模拟
Q195钢冷镦开裂原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酸洗、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SEM+EDS)等方法,分析了Q195冷镦钢轧材及冷镦试样的表面质量、裂纹形貌、金相组织、氧氮含量和非金属夹杂物对冷镦钢开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钢中T[O]含量为154×10-6,钢中夹杂物含量较高;在轧材裂纹处发现大尺寸夹杂物,同时在轧材靠近边缘1/4处发现较多大尺寸夹杂物聚集分布现象,其成分与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成分相似,大型夹杂物在冷镦过程中引起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和加剧冷镦开裂程度。同时由于轧制工艺控制不当,使得产品表面形成折叠缺陷,产生180°通条对称纵裂纹,是导致冷镦开裂的主要原因。
焦帅孙彦辉赵勇李晓滨
关键词:冷镦开裂非金属夹杂物折叠
GCr15轴承钢大方坯微观组织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17年
以某钢厂GCr15钢大方坯为研究对象,采用ProCAST软件建立凝固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CAFE模型对铸坯凝固组织进行模拟,研究了过热度、拉速和二冷强度对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过热度对铸坯凝固组织影响较大。随着过热度的提高,同一位置柱状晶区平均晶粒半径增大,柱状晶区增大,中心等轴晶比例减小,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延后,过热度由40℃降低至10℃时,中心等轴晶率增加21.14%。拉速和二冷强度对铸坯凝固组织影响较小。随着拉速的提高或二冷强度的降低,柱状晶区减小,中心等轴晶比例增大,柱状晶向等轴晶转变提前,但其变化并不明显。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过热度来细化铸坯凝固组织晶粒。
王德炯焦帅殷皓孙彦辉赵勇李晓滨
关键词:大方坯GCR15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