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征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2篇疫苗
  • 2篇噬菌体
  • 2篇肿瘤
  • 2篇菌体
  • 2篇表位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第二肿瘤
  • 1篇毒性肝炎
  • 1篇性病
  • 1篇性病毒性肝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异体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机构

  • 8篇暨南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珠海市人民医...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作者

  • 8篇向征
  • 2篇向军俭
  • 2篇梁晓峰
  • 1篇刘丹
  • 1篇富宁
  • 1篇刘卓然
  • 1篇吴斌
  • 1篇殷鹏
  • 1篇王蓉
  • 1篇刘北一
  • 1篇侯晓睿
  • 1篇齐金蕾
  • 1篇周脉耕
  • 1篇陈小卫
  • 1篇黄竞荷
  • 1篇乔新惠
  • 1篇杨红宇
  • 1篇李佳昕
  • 1篇赵彤
  • 1篇李慧灵

传媒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疫苗和免...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模拟表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随机肽库筛选可模拟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抗原表位的噬菌体,初步鉴定人工合成的GTX2,3抗原表位肽的特异性。方法:以抗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单克隆抗体(mAb)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3轮免疫亲和筛选,以夹心ELISA方法鉴定噬菌体克隆,竞争ELISA鉴定阳性噬菌体克隆的特异性。对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并推导噬菌体所展示的氨基酸序列。竞争ELISA鉴定模拟GTX2,3表位的合成肽的特异性。结果:经过3轮筛选获得20株能与靶分子高亲和力结合的阳性噬菌体克隆。序列分析表明DXLXPP为保守序列(X为任意氨基酸)。竞争ELISA检测表明,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可抑制阳性噬菌体克隆phage2与抗GTX2,3mAb结合。根据阳性序列合成的短肽可以抑制phage2与抗GTX2,3mAb的结合(IC50=13μg/mL)。结论:通过噬菌体肽库筛选技术,成功地获得麻痹性贝类毒素GTX2,3的模拟表位,并初步证实以此为基础合成的短肽能够准确和特异的模拟GTX2,3的表位。
向征刘北一侯晓睿向军俭富宁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肽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前肿瘤和移植后第二肿瘤中survivin,MMP2,TIMP1,CD44和nm23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发生的移植前肿瘤和移植后第二肿瘤,其肿瘤粘附、扩散及存活相关因子Survivin,MMP2,TIMP1,CD44和nm23的表达变化。方法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标本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的淋巴瘤标本均来自于同一个病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两份肿瘤标本进行了Survivin,MMP2,TIMP1,CD44和nm23的表达差异对比研究。结果移植前患者的白血病骨髓标本细中,Survivin,MMP2,TIMP1,CD44和nm23明显强表达,移植后发生的淋巴瘤标本细胞中的上述分子不表达或极弱表达。结论接受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发生的第二肿瘤,其与恶性肿瘤存活、黏附和转移有关的分子Survivin、MMP2、TIMP1、CD44和nm23的表达均较普通免疫状态下出现表达抑制现象。
李慧灵向征赵彤
关键词:SURVIVINMMP2TIMP1CD44NM23
西太平洋区域疫苗可预防疾病预防控制现状和未来战略框架
2023年
西太平洋区域国家在过去30年中通过实施免疫规划使脊髓灰质炎、麻疹、乙型病毒性肝炎等疫苗可预防疾病(Vaccine-preventable disease,VPD)得到有效控制,但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一些高风险社区发生VPD暴发或再发。因此,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域办事处组织制定了2021-2030年西太平洋区域VPD和预防接种战略框架,以加强卫生体系和全民健康覆盖、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促进全生命周期健康、增强卫生安全和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本文总结了西太平洋区域VPD预防控制现状及其未来战略框架内容。
邱聪龄李佳昕石程宾刘志平梅青松肖珩向征梁晓峰
关键词:预防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综合监测系统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癌组织中miR-122a及miR-224的表达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分析miR-122与miR-224两种miRNAs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探讨以miRNAs为靶点在早期肝癌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基于2(-△△CT)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对35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miR-122a及miR-224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经由Northernblot验证。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在所有的被检肝癌组织中,均发现了miR-122a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1),而上述肝癌组织中的miR-224的定量结果显示该miRNA表达显著增加(P<0.001)。结论HCC组织中存在上述两种miRNAs表达水平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为早期、准确的在临床上检测肝组织癌变提供了新的思路。
刘卓然陈小卫乔新惠王蓉向征
关键词:MIR-122实时荧光定量RT-PCR肝癌
VEGF受体结合抑制肽的筛选及其特性鉴定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 筛选能抑制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VEGF模拟短肽 ,探讨小分子短肽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剂、肿瘤疫苗的可行性。方法 以抗 VEGF单克隆抗体分别对噬菌体随机 7肽、12肽库进行筛选。通过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用噬菌体克隆免疫小鼠检验这种短肽可否模拟VEGF的抗原决定簇诱发机体产生能与VEGF结合的抗体 ,研究小鼠抗血清、噬菌体表达的 7肽和 12肽以及人工合成 7肽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HUVEC)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对肽库进行 3轮筛选后 ,噬菌体克隆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证实阳性率达到 10 0 % ,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上的短肽有共同序列 :GWYYDAL、VASAVFYSALVE。这两种噬菌体短肽免疫小鼠能激发产生高效价的抗 VEGF抗体。噬菌体表达的 7肽和 12肽对HUVEC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短肽GWYYDAL阳性克隆免疫的抗血清对VEGF诱导的内皮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 ,人工合成的 7肽 (GWYYDAL)呈剂量依赖性阻拮VEGF促HUVEC增殖作用。结论 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GWYYDAL、VASAVFYSALVE模拟了VEGF的抗原表位 ,为研究VEGF受体结合抑制肽和设计肿瘤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向军俭黄竞荷钟振东杨红宇向征
关键词:VEGF受体单克隆抗体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抗原表位疫苗噬菌体
广东省1990-2019年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分析
2024年
目的了解1990-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的疾病负担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广东省肝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9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库广东省1990-2019年的相关数据。急性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甲肝)、乙型肝炎(乙肝)、丙型肝炎(丙肝)和戊型肝炎(戊肝)。对不同时期的分年龄、性别构成的发病、死亡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数据进行描述与分析,以及年估计变化百分比(EAPC),以描述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结果1999-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死亡率与DALY年龄标化率下降趋势尤为明显。2019年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4365221例中,急性乙肝患者占51.43%(2245087例),而急性乙肝的死亡病例占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病例的77.18%(106/138)。在不同年龄组中,除急性乙肝高发于成年人外,急性甲肝、急性乙肝和急性戊肝等其他肝炎发病率总体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除<5岁年龄组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稍高外,其他年龄组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死亡率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的急性病毒性肝炎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结论1999-2019年广东省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总体有所下降,但始终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须进一步加强对广东省不同人群尤其是儿童及老年人的肝炎预防与筛查工作。
邱嘉敏曾芳芳程琛温卉妍黄诗琪刘丹齐金蕾殷鹏周脉耕徐英刘志平梅青松肖珩向征梁晓峰
关键词: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
同种异体γδT细胞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安全性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使用同种异体Vγ9Vδ2 T细胞回输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珠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例晚期HCC患者,从健康供体获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后经刺激扩增培养获得Vγ9Vδ2 T细胞,经质控放行后予以回输治疗,回输细胞剂量为5×10^(8)个/次,每两周一次,回输次数9次以上,治疗后检测患者αβT细胞、B细胞、NK细胞、γδT细胞各亚群比例,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等肝、肾、心功能生化标志物,以及血常规三系(白细胞系统、红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4例患者在回输治疗后均显示出对异体Vγ9Vδ2 T细胞良好的耐受性;转氨酶、肌酐、肌酸激酶等肝、肾、心功能生化标志物以及血常规三系细胞数量在回输前后均无明显变化;患者的Tfh1、Tc1、CD127^(+)TEM、HLADR^(+)CD8^(+)T细胞、CD27-B细胞比例有升高趋势,提示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增强。结论:同种异体Vγ9Vδ2 T细胞治疗晚期HCC有较好的安全性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陈彦张亦甜徐艳李曼黎嘉伟孟令雯向征刘冰尹芝南吴斌
关键词:肝细胞癌安全性
尼古丁对人Vγ9Vδ2T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尼古丁对体外培养的人Vγ9Vδ2T细胞肿瘤杀伤活性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应用帕米磷酸盐联合人IL-2体外扩增Vγ9Vδ2T细胞,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王敏珍谈思怡向征
关键词:尼古丁肿瘤杀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