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与健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DD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DDB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方法]选取焦化厂在岗焦炉工325名作为接触组,选择同厂无职业多环芳烃暴露者150人作为对照组,使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1-羟基芘含量,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淋巴细胞DNA损伤情况,应用TaqMan探针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DDB2基因进行分型。[结果]接触组尿1-羟基芘含量[(4.41±1.06)μmol/mol肌酐]高于对照组[(3.33±1.03)μmol/mol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彗星尾距(olive tail moment,OTM)[0.41(0.08~4.28)]也高于对照组[0.31(0.08~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DDB2基因SNPs的不同基因型携带者OT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层结果表明,对照组年龄<39岁个体中,启动子区rs2029298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DNA损伤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DDB2基因多态性对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无影响,在对照组低年龄个体中rs2029298位点AA基因型携带者的DNA损伤程度高于GG基因型携带者。
- 王芳杨艳郑红艳何越峰吴舟黄素丽邓棋菲邬堂春
- 关键词:多环芳烃单核苷酸多态性DNA损伤DNA修复
- ERCC2基因多态性与焦炉工DNA损伤及肺癌易感性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ERCC2基因多态性与焦炉工DNA损伤及肺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取821例焦化工人、1152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1 152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焦化工人以工作状态和岗位分为暴露组、恢复组和对照组;使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1-羟基芘含量,采用彗星试验检测DNA损伤并以Olive尾矩(Olive Tail Moments,OTM)评价DNA损伤程度,应用TaqMan探针荧光标记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ERCC2基因多态性分型。结果暴露组和恢复组尿1-羟基芘水平分别为(4.41±1.06)μmol/mol肌酐和(3.79±1.05)μmol/mol肌酐,均高于对照组工人(3.33±1.03)μmol/mol肌酐;暴露组OTM为(-0.86±0.70),高于恢复组(-1.18±0.69)和对照组(-1.14±0.63)(P<0.01)。恢复组中,rs50871GT携带者的OTM(-1.28±0.62)低于TT(-1.11±0.71)(P=0.021);rs50872TC携带者的OTM(-1.33±0.69)低于CC(-1.10±0.67)(P=0.003)。其他位点基因型的OT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s50871与rs50872位点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无显著性关联。结论 ERCC2基因多态性可影响焦炉工DNA损伤水平,与肺癌易感性无明显关联。
- 王芳何越峰郭欢杨艳吴舟郑红艳
- 关键词:多环芳烃单核苷酸多态性ERCC2DNA损伤肺癌
- 焦化厂工人ERCC6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
- 2013年
- 目的探讨焦化厂工人ERCC6基因多态性和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关联。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焦化厂工作8h班后焦炉工379名作为暴露组,焦化厂班后休息16h以上的398名焦炉工作为恢复组,同时选择同厂非多环芳烃(PAHs)职业暴露者398名工人为对照组,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用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评价DNA损伤;用TaqMan.MGB探针检测ERCC6基因分型;运用PHASE2.0.2遗传分析软件计算单体型。结果暴露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live尾矩(OTM)(-0.86±0.70)高于对照组(-1.13±0.65)和恢复组(-1.14±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按工人年龄分层后,年龄≥37岁组ERCC6基因rs3793784位点CG+GG基因型携带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TM值明显低于CC基因型携带者,年龄〈37岁组ERCC6基因rs3793784位点CC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TM值明显低于年龄≥37岁的CC基因型携带者,年龄〈37岁的组ERCC6基因rs3793784位点GG+GC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TM值明显高于年龄≥37岁的GG+GC基因型携带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内暴露分层,在1-羟基芘〉4.36μmoUL组的AG+GG基因型携带者外周血淋巴细胞OTM值明显高于AA型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炉工外周血淋巴细胞ERCC6基因rs3793784在暴露组中不同的基因型在不同的年龄段存在不同的作用,提示了PAHs暴露人群中基因型和年龄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 何越峰王芳杨晓波白云杨艳王静
- 关键词:焦炉工基因多态性单核苷酸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