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清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海省科技厅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房棘球蚴LDH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克隆表达青海省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Em)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基因,鉴定EmLDH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初步评价其免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RT-PCR方法克隆EmLDH基因,将其连接入pET15b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15b-EmLDH,转化至E.coli 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形式,Ni-IDA树脂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EmLDH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ELISA法检测泡型包虫病患者(57例)、囊型包虫病患者(33例)和正常人(50例)血清,初步评价EmLDH重组蛋白的免疫诊断效果。结果成功克隆了EmLDH基因并表达纯化出相应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EmLDH重组蛋白可被泡型和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识别,而不被正常人血清识别。ELISA结果显示,EmLDH重组蛋白对泡型和囊型包虫病患者血清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4.21%和84.85%。结论 EmLDH重组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对包虫病具有较好的免疫诊断价值。
- 何顺伟李洪清李晓燕赵瑞雪魏晓星
-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克隆免疫原性
- 青南高原多房棘球蚴SBACT5基因的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胆汁酸钠协同转运蛋白在棘球绦虫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研究克隆多房棘球蚴(Em)的胆汁酸钠协同转运蛋白5(Em SBACT5)基因,并对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采用RT-PCR技术扩增Em SBACT5基因并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域、翻译后修饰位点、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亚细胞定位和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分析。结果扩增出654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其编码217个氨基酸,与公布的细粒棘球蚴(Eg)的Eg SBACT5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达98%和96%。蛋白分析结果显示,Em SBACT5蛋白分子式为C1141H1797N273O284S11,相对分子量为24 240,p I为8.99。含有9个翻译后修饰位点和4处典型的结构域。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9.95%、31.80%、7.83%和30.41%。该蛋白为疏水性跨膜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膜中,可能在物质转运和信号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成功克隆出Em SBACT5基因并获得其编码蛋白的的信息学特征,为包虫病防治提供基础信息。
- 何顺伟李晓燕李洪清赵瑞雪魏晓星
- 关键词:多房棘球蚴克隆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