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艳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泰达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心病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储备
  • 1篇血流储备分数
  • 1篇粥样硬化性心...
  • 1篇冠心病
  • 1篇冠状
  • 1篇冠状动脉
  • 1篇冠状动脉CT
  • 1篇冠状动脉粥样...
  • 1篇冠状动脉粥样...
  • 1篇冠状动脉粥样...
  • 1篇CT
  • 1篇MRI

机构

  • 3篇天津市泰达医...

作者

  • 3篇李艳艳
  • 1篇兰东
  • 1篇韩长瑞

传媒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及临床进展研究
2021年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全球高度重视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无创冠状动脉CT造影(CCTA)与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是临床诊断冠心病最常用的两种影像学手段。但两种检查方式仅可从解剖学角度对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狭窄与狭窄程度进行评价,无法从血流灌注角度对冠状动脉影响心肌血供进行有效评价。因此,单一使用狭窄程度评价心肌缺血并不可靠。现阶段,ICA在评估心肌缺血的罪犯血管与病变方面,特别是造影中的临界病变,均存在判断困难。最新冠状动脉影像学中表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能够评估其解剖学狭窄,但无法准确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特别在临界病变中是否产生对应心肌缺血。目前,临床对冠状动脉狭窄是否产生功能性缺血主要将血流储备分数(FFR)作为金标准,但FFR具有创伤性检查,且检查费用高昂,在临床上未得到广泛使用。由此,在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基础下,结合无创条件功能与解剖学在诊断冠心病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韩长瑞朱运刚李艳艳兰东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探讨分析CT及MRI在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对CT及MRI在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肺部单发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CT及MRI在肺部单发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MRI诊断准确率为78.7%,CT诊断准确率为91.7%,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不同性质的肺部单发结节进行增强扫描,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的强化峰值ph、主动脉强化值比值S_(ph)/P_(ph)低于炎性结节和恶性结节(P<0.05)。结论:临床上对肺部单发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CT诊断价值明显优于MRI,能对病变内部结构和钙化特征清晰显示,具有操作安全、简单等特点。
李艳艳
关键词:CTMRI
探讨分析CT及MRI在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价值与临床意义
李艳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