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为凯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颗粒物
  • 2篇柴油
  • 2篇柴油机
  • 1篇等离子体
  • 1篇低温等离子体
  • 1篇电特性
  • 1篇有机物
  • 1篇四缸
  • 1篇四缸柴油机
  • 1篇排气
  • 1篇排气歧管
  • 1篇气体放电
  • 1篇轴流式涡轮
  • 1篇涡轮
  • 1篇粒径
  • 1篇流场
  • 1篇流场分析
  • 1篇蒙特卡罗
  • 1篇蒙特卡罗方法
  • 1篇结构参数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 2篇凯龙高科技股...

作者

  • 5篇王为凯
  • 3篇蔡忆昔
  • 3篇施蕴曦
  • 2篇王军
  • 1篇李小华
  • 1篇季亮
  • 1篇杨杰

传媒

  • 2篇科技视界
  • 1篇高电压技术
  • 1篇内燃机工程
  • 1篇内燃机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轴流式涡轮增压器叶片结构参数优化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fluent模块与static structural模块对某轴流式涡轮增压器的涡轮进行流场模拟及结构应力分析。通过对叶片进行流-固耦合分析,得出叶片在离心载荷与气动载荷共同作用下的应力云图,进而得出应力最值多集中在叶根部分。通过对结构参数的优化,将叶根处最大应力由182. 18MP降低到161. 06MP,涡轮总体应力都有所下降。
卢志远王军王为凯朱衎刘增光
关键词:涡轮
测量电容对DBD反应器放电参数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深入探究测量电容对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反应器放电的影响,利用自行设计的内外双水冷式DBD反应器串联不同的测量电容进行试验研究。设计搭建了DBD反应器放电试验系统,并结合Lissajous图形与蒙特卡罗方法分析了不同测量电容的电容值对DBD反应器放电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外加电压下,减小测量电容值会增加DBD反应器的介质等效电容和减小气隙等效电容;DBD反应器功率、单周期传输电荷、维持电压、气隙有效电场强度和气隙折合电场强度均随着测量电容值的减小而增大。不同的测量电容值会对DBD反应器的放电参数产生影响,匹配测量电容值对DBD放电参数的准确测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陈祎蔡忆昔施蕴曦樊润林季亮王为凯
关键词:测量电容LISSAJOUS图形放电特性蒙特卡罗方法气体放电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工作过程中捕集颗粒物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进行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在线捕集试验。通过发动机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EEPS-3090分析了DPF对不同粒径PM的捕集特性;通过扫描电镜仪和热重分析仪探究了DPF前后端PM的堆积形貌及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PF对大粒径颗粒物的捕集效果优于小粒径颗粒物,聚集态颗粒物基本被DPF完全拦截;DPF孔道过滤壁面的深层碳烟减小了微孔孔径,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DPF对PM的捕集率升高。柴油机排气流经DPF后,逃逸出少量PM,以核态颗粒物为主。与DPF前端相比,后端PM的挥发性组分含量升高,元素碳的含量下降,氧化活性增强。
施蕴曦蔡忆昔朱磊陈祎赵闯王为凯
关键词:颗粒物粒径捕集
某四缸柴油机排气歧管流场分析及结构优化被引量:2
2017年
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软件对某四缸柴油机排气歧管内部流场进行分析,发现排气歧管进口、出口及主体转弯处均存在气体流速过高,弯管处存在较大涡流等现象。基于对内流场涡流及速度不均匀处的分析,对排气歧管进行结构优化,使流场速度分布更加均匀,模型改进后1号进口条件的出口质量流率从0.210kg/s提升到0.410kg/s,2号进口条件的出口质量流率从0.330kg/s提升到0.383kg/s,故可有效改善气体排出状况。
王为凯王军唐苏阳王吉照杨杰
关键词:柴油机排气流场
O_(3)质量浓度对低温等离子体氧化柴油机PM的影响
2022年
为高效利用臭氧(O_(3))氧化去除柴油机颗粒物(PM),探究O_(3)自身热分解规律,分析不同O_(3)质量浓度的低温等离子体(NTP)气体对柴油机颗粒物的去除量和可溶性有机物(SOF)组分的影响.基于O_(3)热分解反应方程和Arrhenius公式推导出O_(3)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计算公式,分析了反应温度对O_(3)变化的影响.搭建了低温等离子体氧化去除颗粒物的试验系统,对低温等离子体作用前、后的颗粒物去除量以及SOF进行分析.结果表明:O_(3)热分解的反应活化能为2.81×10^(4) J/mol、温度为80~100℃时O_(3)具有较低的分解率和较优的反应速率.O_(3)质量浓度的提高对NTP氧化去除柴油机颗粒物的效果非常显著.低温等离子体对PM中SOF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碳链的缩减,并在碳链中键入O.随着O_(3)质量浓度的增加,SOF组分中含氧基团的组分比例提高,并且组分中的含氧基团数量增多.
施蕴曦周银王为凯蔡忆昔李小华朱磊
关键词:柴油机颗粒物低温等离子体可溶性有机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