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豪

作品数:11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7篇肝细胞
  • 4篇基因
  • 4篇肝癌
  • 3篇预后
  • 3篇增殖
  • 3篇细胞癌
  • 3篇肝细胞癌
  • 2篇胆囊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载脂蛋白
  • 2篇脂蛋白
  • 2篇迁移
  • 2篇切除
  • 2篇细胞迁移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肝癌细胞

机构

  • 1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1篇熊志勇
  • 11篇梁豪
  • 9篇姚志成
  • 9篇邓美海
  • 6篇李瑞曦
  • 5篇胡昆鹏
  • 2篇徐见亮
  • 2篇范伟明
  • 1篇吴珏堃
  • 1篇凌云彪
  • 1篇许世磊
  • 1篇黄河
  • 1篇张鹏
  • 1篇许瑞云
  • 1篇柯春连
  • 1篇林继宗
  • 1篇谭雷
  • 1篇王庆亮
  • 1篇周正
  • 1篇许明星

传媒

  • 9篇中华肝脏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帕瑞昔布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镇痛中的疗效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联合罗哌卡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本前瞻性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行LC的10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44例,女56例;年龄24~77岁,中位年龄4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术前10 min静注帕瑞昔布40 mg,手术结束缝皮前给予罗哌卡因皮下浸润麻醉;对照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患者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镇痛药使用情况,观察围手术期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术后l、6、12 h静态VAS分别为(2.0±0.7)、(2.2±0.4)、(1.1±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0.4)、(3.6±0.4)、(2.2±0.3)分(t=-2.192,-2.257,-2.811;P<0.05)。实验组术后l、6、12、24 h动态VAS分别为(2.7±0.6)、(3.1±0.2)、(2.1±0.4)、(1.3±0.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4)、(4.7±0.4)、(3.2±0.3)、(2.5±0.2)分(t=-2.427,-3.424,-2.454,-4.417;P<0.05)。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为(8.5±0.5)h,明显早于对照组的(10.5±0.7)h(t=-2.307,P<0.05);住院时间为(5.3±0.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3±0.8)d(t=-2.292,P<0.05)。实验组术后使用镇痛药4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例(χ^(2)=5.740,P<0.05)。两组均无术后伤口感染、腹腔感染、腹腔出血、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实验组术后12 h的WBC、C-反应蛋白和IL-6分别为(10.0±1.1)×10^(9)/L、(37.4±7.2)mg/L、(56.4±8.7)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1.5)×10^(9)/L、(65.1±6.9)mg/L、(80.9±6.1)ng/L(t=-2.163,-2.778,-2.314;P<0.05)。结论帕瑞昔布联合罗哌卡因在LC术后早期镇痛中效果明显,可减轻应激反应,促进术后快速康复,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法。
邬杰忠柯春连李宇翠谭雷黄河熊志勇梁豪张鹏王庆亮许世磊林继宗胡昆鹏姚志成刘波
关键词:镇痛帕瑞昔布罗哌卡因
基于癌症基因信息数据库分析载脂蛋白F在肿瘤中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证明脂代谢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载脂蛋白F(ApoF)属于载脂蛋白家族,参与了胆固醇与三酰甘油的转运。我们通过癌症基因信息数据库(TCGA)分析ApoF在肿瘤中的生物功能,探讨ApoF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熊志勇吴珏堃梁豪
关键词:载脂蛋白癌症基因生物学意义肿瘤
端粒酶调控因子PinX1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与侵袭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调控因子Pin X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稳定表达Pin X1的肝癌细胞Pin X1-7721(实验组)及其对照细胞VECTOR-7721(对照组)。RT-PCR法检测Pin X1 m RNA的表达,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细胞Pin X1m RNA表达量为(13.9±2.0)×1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0.2)×10^(-3)(t=10.98,P<0.05)。实验组细胞1~7 d的A_(450)值分别为0.260±0.004、0.340±0.008、0.450±0.040、0.500±0.020、0.730±0.030、1.3 5 0±0.0 4 0、1.6 4 0±0.0 5 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2 8 0±0.0 0 9、0.4 1 0±0.0 0 7、0.6 8 0±0.0 4 4、0.730±0.029、0.850±0.070、1.700±0.020、2.080±0.280(t=-5.82,-12.99,-6.36,-5.96,-28.42,-18.98,-5.08;P<0.05)。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为(143±32)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25)个(t=-6.91,P<0.05)。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穿膜数目为(230±16)个,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0±30)个(t=-21.40,P<0.05)。结论 Pin X1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李瑞曦姚志成熊志勇周伯宣徐见亮胡昆鹏范伟明梁豪邓美海
关键词:端粒酶HTERT
PLVAP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质膜小泡相关蛋白(PLVAP)在肝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标本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肝癌患者。其中男9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8±5)岁。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结合公共数据库中肝癌资料,分析PLVAP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LVAP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LVAP的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PLVAP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肝癌和癌旁组织PLVAP mRNA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人类蛋白质图谱和Oncomine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PLVAP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RT-PCR检测结果显示肝癌组织中PLVAP mRNA中位表达水平为0.172(0.004~0.6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0.091(0.002~0.513)(Z=6.839,P<0.05)。肝癌患者PLVAP表达水平与TB、肿瘤大小、微血管侵犯相关(χ~2=4.183,3.924,6.075;P<0.05)。PLVAP高表达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分别为58.8(0.5~107.0)、42.2(0.1~67.2)个月,与PLVAP低表达组的55.7(0.2~120.7)、20.9(0.1~109.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0.065;P>0.05)。结论 PLVAP表达水平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与肝癌的预后可能不存在相关性。
熊志勇姚志成胡昆鹏邬杰宗李瑞曦周伯宣梁豪邓美海
关键词:基因表达预后
载脂蛋白F在肝细胞癌患者生存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2018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F在肝细胞癌(肝癌)中的表达及其在患者生存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肝癌标本取自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手术切除患者,且均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31~67岁,中位年龄53岁。采用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ApoF mRNA的表达情况。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对表达谱资料进行分析。两组ApoF表达量比较采用t检验,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生存预后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 rank检验。结果肝癌组织ApoF mRNA平均相对表达量为0.15±0.0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0.55±0.09(t=-6.26,P<0.05)。GEO在线分析显示ApoF表达与患者肝硬化状态明显相关,合并肝硬化的肝癌患者多伴有ApoF低表达(χ~2=4.626,P<0.05)。ApoF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5.9%、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9,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ApoF低表达,ApoF低表达与患者肝硬化状态有关。ApoF低表达患者预后较差,ApoF具有抑癌作用。
周伯宣姚志成熊志勇李瑞曦代天星许明星范伟明周正梁豪邓美海凌云彪
关键词:载脂蛋白类预后
PLVAP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熊志勇姚志成胡昆鹏李瑞曦梁豪邓美海
外泌体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
2019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每年有超过60万例确诊病例,它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切除术是治疗HCC最有效的方法,但HCC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理想[1]。由于HCC是一种异质性疾病,具有遗传和表观遗传学变化的积累,因此识别可用于HCC诊断和预后的分子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2]。
杨嘉睿邓美海梁豪熊志勇姚志成
关键词:外泌体
HBx对HBV相关性肝癌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2022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对HBV相关性肝细胞癌(肝癌)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稳定过表达HBx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Huh7),采用CCK-8法、细胞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HBx在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中的作用。microRNA(miRNA,miR)芯片数据分析HBV相关性肝癌差异表达的miRNA。荧光定量PCR检测lncRNA PTENpg1、miR-2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TEN的表达情况。构建过表达miR-21的肝癌细胞系(SMMC7721、Huh7),采用CCK-8法、细胞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miR-21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检测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过表达HBx促进肝癌细胞克隆形成、生长和迁移。miRNA芯片数据分析显示miR-21为HBV相关性肝癌的差异表达基因。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HBx过表达后,肝癌细胞lncRNA PTENpg1表达明显下调,miR-21表达明显上调。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Bx和miR-21过表达后PTEN蛋白水平下调。细胞平板克隆形成实验、CCK-8法检测和Transwell迁移实验显示,上调miR-21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结论HBx可能通过调控lncRNA PTENpg1-miR-21-PTEN分子信号通路,促进HBV相关性肝癌发生、发展。
汤永昌袁峰梁豪钟昭众熊志勇曹明波任昱朋李宇轩姚志成邓美海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微RNAS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生长激素受体与肝细胞癌增殖迁移及预后的关系
2021年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受体(GHR)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及其对HCC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公共数据库下载HCC的RNA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比较HCC组织和癌旁组织GHR mRNA表达。根据GHR表达高低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qRT-PCR检测30例HCC组织和癌旁组织GHR mRNA表达。采用siRNA技术沉默HCC细胞中的GHR基因,EdU法检测siRNA组和对照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划痕实验观察两组细胞的迁移能力。GHR mRNA表达等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TCGA数据库分析发现,HCC组织中GHR mRNA的平均相对表达量为17.22±0.09,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20.26±0.12(t=-11.95,P<0.05)。30例HCC的GHR mRNA相对表达量为125.40±70.7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的610.20±167.73(t=-5.53,P<0.05)。生存分析显示,GHR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预后更好(HR=0.56,P<0.05)。97L细胞转染 siRNA 后,siRNA组GHR mRNA相对表达量为0.012 1±0.002 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 0(t=-1 342.00,P<0.05)。EdU增殖实验显示,siRNA组增殖期细胞百分率为(46.20±0.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0±0.04)%(t=5.36,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沉默GHR基因后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结论 GHR在HCC中低表达,GHR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相关,低表达患者预后差。抑制GHR表达可促进HCC细胞增殖和迁移。
钟昭众熊志勇梁豪袁峰曹明波向莎邓美海
关键词:生长激素受体细胞迁移预后
BDH2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机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β-羟丁酸脱氢酶2(BDH2)基因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合成表达BDH2的慢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表达BDH2的肝癌细胞株HepG2-BDH2(实验组)和对照细胞株HepG2-Vector(对照组)。RT-PCR检测两组细胞中BDH2 m RNA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两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观察两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检测BDH2蛋白和Bcl-2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实验组BDH2 mRNA表达量为(2.20±0.10)×10^(-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0±0.01)×10^(-3)(t=34.95,P<0.05)。实验组细胞培养3、4、5、6、7 d的A_(450)值分别为0.55±0.20、0.73±0.02、1.26±0.12、1.62±0.14、2.19±0.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0±0.06、1.13±0.08、1.77±0.15、2.45±0.12、3.02±0.15(t=-5.19,-11.34,-5.96,-10.35,-9.54;P<0.05)。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实验组肝癌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弱于对照组。平板克隆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为(184±7)个,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29±15)个(t=-25.84,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BDH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而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BDH2基因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Bcl-2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
梁豪熊志勇姚志成李瑞曦孔伟浩徐见亮曹明波邓美海
关键词:BCL-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