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琪
-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济南军区后勤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FES介入时机对中风后足下垂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智能助行仪不同介入时机对中风后足下垂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期间中风后单侧足下垂住院患者共40例,其中A组为Brunnstrom2期患者20例,B组为Brunnstrom3期患者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FES智能助行仪治疗,两组患者均使用Senno Gait步态分析系统对其治疗前后进行步态分析。结果经过4个周的治疗,两组患者的患侧支撑相治疗后比治疗前的比例都较前变长;患侧摆动相的比例都较前变短;患侧着地仰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大;患侧着地内翻角治疗后角度变小;患侧离地仰角治疗后比治疗前增加。A、B两组相比较A组患者的患侧的摆动相、支撑相、着地仰角、着地内翻角、离地仰角治疗前、后的差值较B组患者大(P <0. 05)。结论中风后足下垂Brunnstrom2期患者治疗后的患侧的摆动相、支撑相、着地仰角、着地内翻角、离地仰角的差值较Brunnstrom3期的患者大,因此Brunnstrom2期的患者的恢复速度比Brunnstrom3期患者快,FES智能助行仪在Brunnstrom分期2期介入,可以更好、更快地纠正足下垂导致的异常步态。
- 杨琪高汉义高强高学生付海燕
- 关键词:中风足下垂介入时机
- 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悬钟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加电针足三里、悬钟穴,对照组仅给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测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检测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以及10 m最大步行速度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悬钟结合神经发育疗法治疗卒中偏瘫弛缓性足下垂有较好临床效果。
- 王亚楠王学新王鹏杨琪王艳雪
- 关键词:电针卒中足下垂
- 针刺中渚、后溪治疗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观察针刺中渚、后溪对治疗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作业治疗等康复训练,实验组加针刺中渚、后溪。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上肢功能综合评定,包括修订的Brunnstrom分级上肢评定、简化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FMA)、功能独立性评定(FIM)。结果实验组Brunnstrom分级、FMA、FIM积分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中渚、后溪能明显改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
- 阎杰蒋海婧杨琪田晔高汉义
-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针刺疗法
- 重复经颅磁刺激与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7
- 2019年
-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的疗效是否优于单纯应用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A组给予单纯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B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C组给予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采用肌力测定仪评定踝关节背伸肌力;表面肌电分析仪处理表面肌电信号,记录最大踝关节背屈时,胫骨前肌等长收缩状态下相关肌群的肌电积分值;Gaitwatch三维步态分析与训练系统记录行走时的步态参数,主要评定指标:步速、患侧支撑相百分比、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结果:通过8周的康复训练,3组患者的肌力、步态及胫骨前肌iEMG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各项指标均优于A组、C组(P<0.05),A、C两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治疗卒中后足下垂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肌电生物反馈电刺激。
- 王艳雪曹海杰孙乐鹏李顺铭王亚楠杨琪代新年
- 关键词:脑卒中足下垂重复经颅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