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超
-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大庆油田缆控分层注水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分层注水是大庆油田开发最重要的特色技术,为油田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随着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剩余油高度分散,油水关系复杂,注水合格率下降快,稳油控水难度加大,为解决日益增加的注水井测调工作量与有限的测试队伍间的矛盾,满足油田精准开发需求,研制了缆控分层注水技术。该技术将压力监测系统、流量监测系统、流量控制系统置于预置电缆智能配水器中,在办公室端由技术人员在服务器软件上发出控制指令,通过油田生产无线网络发送至地面控制箱,应用电缆载波技术由电缆传输指令至智能配水器,实现实时通信,获取井下分层参数信息,控制井下分层注入量。通过建设4个智能分注技术示范区,验证了不同开发矛盾下工艺适应性。缆控分层注水技术提高了吸水厚度比例,有效控制了含水上升率和自然递减率,增油效果明显,推动了油田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
- 佟音金振东刘军利刘军利李井慧张伟超
- 关键词:分层注水
- 缆控注水井用单向橡胶洗井机构过电缆封隔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控注水井用单向橡胶洗井机构过电缆封隔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注水技术不能真实反应油藏动态变化、无法为油藏分析和注采方案调整提供有效数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中心管及下接头上端内壁连接衬管;中心管通过固定销钉螺纹连...
- 朱振坤张伟超 王竞崎 李井慧 高光磊 宋兴良 徐晓宇 佟音 刘军利 宗鹤鸣 王琦
- 基于无线充电及通信技术的智能配注水系统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后期,注采关系复杂,需不断缩小测调周期以保证注水合格率,这就造成了测试工作量大量增加,注水技术急需向数据实时监测、注入量自动调配方向发展。开展了智能配注技术的研究,将井下参数采集模块、电路控制模块、流量控制阀集成在智能配注器内并长期置于井下,结合无线充电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自动调整算法,形成了包括智能配注器、智能测控充电一体仪及地面通信控制主机的智能配注工艺及配套装置。室内及现场试验表明,无线充电及通信技术可靠,智能配注器对井下生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设定值进行自动调整。利用智能配注技术对地层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控,通过对控制数据的分析与挖掘,可为油田精细开发方案的制定及调整提供数据支撑,为油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 金振东朱振坤朱振坤石玉卿张伟超郭颖
- 关键词:无线充电无线通信
- 一种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及分层注水系统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及分层注水系统,分层注水工艺管柱包括油管和由下至上依次连接在油管上的防喷球座和至少两个注水组件,每个注水组件包括配水器和连接在配水器上方的逐级解封封隔器。分层注水系统包括井口装置和分层...
- 张书进宗鹤鸣岳庆峰张广超张伟超王琳佟音赵明鑫李宏柏
- 文献传递
-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智能配水器流量自动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为进一步提高注水合格率,解决测试工作量大等问题,研究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智能配水器流量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对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原理的分析,确定了PID参数的模糊化规则,并根据规则进行PID参数的模糊化;采用直流电机作为执行元件使流量调节阀达到预定的开度位置。室内实验表明,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智能配水器,实现了对流量调节阀开度的精准控制,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对参数的在线整定,既可以消除稳态误差,又可以降低流量控制系统的延迟,同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该技术提高了流量控制系统的自动测调效率,为注水井自动测调提供了技术支持。
- 朱振坤金振东金振东马强张伟超
- 关键词:模糊PID流量控制
- 注水井智能分注工具新型流量测量技术研究
- 2023年
- 智能分注技术能够实现分层注水井动态数据的连续监测、注水方案的实时调整,保证注水合格率。但是成本高,不能在多层精细分注井大规模应用。其中,电磁流量计在智能配水器中的成本占比约为38%,为降低成本而取消物理流量计,开展智能配水器新型流量测量技术研究。利用无量纲分析方法,构建智能配水器水嘴前后压差与流量和水嘴开度经验计算准测方程,通过室内试验获取方程的经验参数。利用压力传感器监测注水井压力,将压差值代入方程并计算流量,实现注水井分层流量实时测量。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新型流量测量技术获得的计算流量值与标准流量值比较,相对误差小于12%。在智能分注工具中采用新型流量测量技术,不需要配置流量计,从而降低智能分注工具的成本,为智能分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 宋兴良王敏周宇鹏周宇鹏佟音王超
- 关键词:注水井
- 缆控注水井用单向橡胶洗井机构过电缆封隔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控注水井用单向橡胶洗井机构过电缆封隔器。主要解决了现有注水技术不能真实反应油藏动态变化、无法为油藏分析和注采方案调整提供有效数据的问题。其特征在于:中心管及下接头上端内壁连接衬管;中心管通过固定销钉螺纹连...
- 朱振坤张伟超 王竞崎 李井慧 高光磊 宋兴良 徐晓宇 佟音 刘军利 宗鹤鸣 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