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晓军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低能见度
  • 1篇筛选法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能见度
  • 1篇秋冬季
  • 1篇人工神经
  • 1篇人工神经网络
  • 1篇网络
  • 1篇工神经网络
  • 1篇人工神经网

机构

  • 1篇天津市气象科...

作者

  • 1篇吴彬贵
  • 1篇陈靖
  • 1篇邱晓滨
  • 1篇李英华
  • 1篇王雪莲
  • 1篇徐梅
  • 1篇王亚男
  • 1篇郭晓军

传媒

  • 1篇气象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天津港秋冬季低能见度数值释用预报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本文利用近5年(2009—2013年)天津港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分级特征。采用7年秋、冬季NCEP(2006—2012年)和地面资料,通过相关分析给出了对港口低能见度天气有高影响的高、低空物理量因子;排除沙尘和降水天气,针对不同区间的能见度样本,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分类训练了3个统计模型;并与WRF天气模式产品对接,采用分步筛选法,研发了天津港秋、冬季72 h时效的逐时能见度BP释用预报产品。经过3年业务运行,检验结果表明:对逐时能见度而言,BP释用预报对10 km以下低能见度比WRF模式的预报技巧显著提高,达到10.5%~35.4%;其中对<0.5 km大雾的预报技巧总体相当,但当WRF预报有降水时,WRF模式预报结果略优;对0.5~1 km的大雾预报,WRF模式的预报技巧<1%,BP释用预报提高到了14%~21%。日最低能见度的检验表明:对小于1 km的大雾过程,BP释用预报的TS评分平均达到75%,比WRF预报技巧提高了24%;对1~10 km的低能见度过程,比WRF的预报技巧平均提高了60%。
吴彬贵张建春李英华王亚男徐梅陈靖王雪莲郭晓军邱晓滨
关键词:低能见度人工神经网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