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轩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家庭
  • 2篇家庭环境
  • 2篇高中生
  • 2篇肺部
  • 2篇肺部疾病
  • 2篇CT
  • 1篇低剂量
  • 1篇低剂量螺旋C...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心理
  • 1篇心理防御
  • 1篇心理防御机制
  • 1篇心理健康状况
  • 1篇刑期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认知功能评估
  • 1篇生心
  • 1篇首发

机构

  • 7篇佛山市第三人...
  • 1篇广东省佛山监...

作者

  • 7篇李文轩
  • 3篇黄炜
  • 3篇许伟杰
  • 3篇黎雪松
  • 2篇李晓玲
  • 2篇陈文胜
  • 2篇区汝飞
  • 2篇莫新
  • 1篇黄玮
  • 1篇黎勇航
  • 1篇古璇
  • 1篇朱进才
  • 1篇邹德成
  • 1篇黎艳
  • 1篇覃金英
  • 1篇郭华贵

传媒

  • 4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药物经济...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多层螺旋CT检查精神障碍患者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多层螺旋CT检查精神障碍患者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方式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进行常规CT检查,观察组采用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后进行CT检查。比较两组CT检查图像质量、一次检查成功率、躁动率、检查满意率以及肺部病灶检出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胸膜和小叶间隔、纵隔大血管、血管束、中间段和两上叶支气管的CT检查图像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检查成功率、检查满意率高于对照组,躁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结节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在多层螺旋CT检查精神障碍患者肺部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CT检查图像质量和肺部病灶检出率。
区少梅邹德成罗军李文轩
关键词:咪达唑仑丙泊酚肺部疾病
不同服刑期的男性服刑人员心理防御机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2022年
目的调查不同服刑期的男性服刑人员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家庭环境状况,分析其心理防御机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方法于2015年4月-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广东省某监狱的男性服刑人员20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服刑期,将服刑人员分为已服刑5年以下组(n=108)和5年及以上组(n=92),采用防御方式问卷(DSQ)和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评定其防御方式和家庭环境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各量表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已服刑5年以下组DSQ不成熟防御机制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低于已服刑5年及以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98、1.137,P均<0.01)。已服刑5年以下组FES-CV亲密度、情感表达和组织性因子评分均高于已服刑5年及以上组(t=3.122、2.993、2.203,P均<0.01),矛盾性因子评分低于已服刑5年及以上组(t=-3.682,P<0.01)。男性服刑人员DSQ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及掩饰因子评分与FES-CV的亲密度和情感表达因子评分均呈负相关(r=-0.428~-0.172,P<0.05或0.01),DSQ的4个因子评分与FES-CV的矛盾性因子评分均呈正相关(r=0.175~0.384,P<0.05或0.01)。结论相较于已服刑5年以下的男性服刑人员,已服刑5年及以上者表现出更多的不成熟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其家庭环境呈现更高程度的矛盾性,更低程度的亲密度、情感表达与组织性;服刑人员的心理防御机制缺陷与其家庭环境相关。
黎勇航覃金英李文轩朱进才郭华贵古璇黄炜黎雪松
关键词:男性服刑人员家庭环境防御方式
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患者CT值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测定首发未治疗重度抑郁症(MDD)患者的CT值并探讨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于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抽取首发未治疗MDD患者(患者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进行颅脑CT扫描,测定两组各脑叶的CT值;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HAMD-24)评定患者组的抑郁症状。结果患者组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0. 01);两组其他各脑叶C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患者组各脑叶CT值均与年龄呈负相关,左额叶CT值与病程呈负相关(P均<0. 05),各脑叶CT值与HAMD-24评分、发作次数无相关性(P均> 0. 05)。结论 MDD患者左、右额叶及左颞叶CT值均低于健康人,且脑叶CT值与患者年龄、病程有关,MDD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部分脑区有关。
许伟杰黄炜莫新陈文胜区汝飞李文轩
关键词:重度抑郁症CT首发
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高中生家庭环境调查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高中生家庭环境特征,为高中生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佛山市第二中学1917名高中学生,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60)以及自行设计的家庭环境情况调查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及家庭环境进行评定,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高中生家庭环境特征。结果1917例高中生MSSMHS-60总评分为(1.83±0.49)分,其中602例(31.40%)心理健康状况异常者MSSMHS-60总评分为(2.40±0.36)分。不同陪伴情况、经济情况、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关系的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6.951、38.142、90.545、59.448,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经常争吵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OR=3.120,P<0.01)。结论佛山市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检出率可能较高,父母关系紧张可能是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异常的危险因素。
邓碧兰李文轩李晓玲缪祝意黎雪松
关键词:家庭环境高中生心理健康
认知功能评估与CT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认知功能评估与CT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简单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5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MCI组)和50例同期正常老年体检者(对照组),行认知功能评估,进行CT成像检测并计算海马指数。结果对照组和MCI组之间Mo CA评分和MMS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海马指数与颞角宽度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认知功能评估与CT联合检测轻度认知障碍更加快速、准确,为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更为客观的指标。
许伟杰黎艳莫新陈文胜区汝飞李文轩
关键词:认知功能评估轻度认知障碍CT阿尔茨海默病
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精神障碍流浪患者肺部疾病的研究和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筛查精神障碍流浪患者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50例疑似肺部疾病的精神障碍流浪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低剂量、常规剂量螺旋CT筛查;比较两种剂量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肺结节诊断效果、肺栓塞诊断效果。结果:两种剂量螺旋CT筛查肺部疾病的图像质量评分(胸膜和小叶间隔、纵隔的大血管、血管束、中间段、两上叶的支气管)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部结节的发现结节率、未发现结节率、假阳性率分别为57.14%、25.00%、17.86%;与常规剂量的60.17%、17.86%、21.4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栓塞的不确定率、阳性率、阴性率分别为31.9%、54.55%、13.64%;与常规剂量的22.73%、59.09%、9.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扫描技术诊断肺部疾病的精神障碍流浪者,效果良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X线剂量,防止辐射对患者敏感器官造成影响,而且还能延长CT球管寿命,值得推广。
许伟杰黄玮李文轩
关键词:螺旋CT低剂量流浪者肺部疾病
珠江三角洲某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管理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调查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某高级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级、文理分科及成绩排名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推进学生心理健康个体化管理。方法于2019年11月7日-18日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珠三角某中学全校1917名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比较该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差异,分析性别、年级、学习成绩等因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高中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1.4%,各因子异常检出率前三者依次为学习压力感(55.3%)、情绪波动性(52.6%)、焦虑(51.6%),而心理不平衡的异常检出率最低(21.7%)。其中,女生心理异常检出率高于男生(29.2%vs.33.5%),文科生心理异常检出率高于理科学生(31.1%vs.27.5%),学习成绩排名一般的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最高(43.3%),高一年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最高(36.4%)。结论珠三角某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重点关注高一年级学生、女生以及成绩一般的学生。
邓碧兰李晓玲李文轩黄炜缪祝意黄仁保黎雪松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