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
-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住院患者衰弱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调查老年住院患者衰弱和认知现状,探讨生活方式与其相关性。方法 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0月住院的230名老年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生活方式和衰弱情况,使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1名患者进行访谈,量性研究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质性研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并提炼主题。结果 量性研究结果显示住院老年患者衰弱总得分为(43.950±8.007)分,其中生理衰弱(5.750±1.974)分,心理衰弱(20.130±4.348)分,社会衰弱(7.520±1.084)分,环境衰弱(10.550±4.44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刷牙方式、每天睡眠6~8个小时、自我感觉生活有意义、定时定量饮食、每月自我检查、与亲人朋友沟通是住院老年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β=0.247、-3.390、-2.429、-1.921、-2.992、-2.056、-2.380,P<0.05)。质性研究显示:衰弱现状严峻;衰弱认知缺乏。结论 生活方式作为影响住院老年患者衰弱可改变的因素之一,应该引起医院和家属高度重视,并给予干预,以延缓衰弱的发展。
- 袁素亚张海娇赵丽华田素斋杨莉
- 关键词:老年人住院患者衰弱
- 一种可转动避光药物储存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动避光药物储存盒,本发明涉及药物储存器械技术领域,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有药物储存盒机构,所述药物储存盒机构的内腔中设置有单向牵引输送机构;其中,所述药物储存盒机构包含有方形盒体,铰接在方形盒体前侧表...
- 杨艳萌杨莉蔡雪赵丽华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加压治疗对防治血液净化形成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下肢加压治疗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的急性中毒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防治研究。方法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干预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和双下肢加压治疗)和空白对照组,对比研究抗凝治疗和双下肢加压治疗对于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中毒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凝血发生率分别为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加双下肢加压治疗用于连续性血液净化抗凝效果佳,凝血发生率低。
- 韩金涛李和军杨莉张丽波赵冉冉祁晓芳李泽巍闫蕾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股静脉置管血液净化血栓
- 表没食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在探讨急性脑出血动物模型中表没食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氧化应激和脑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60只成年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ICH组)和治疗组(EGCG组),EGCG组给予腹腔注射EGCG 50 mg/kg,Sham组和ICH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腹腔注射,连续7 d。采用立体定向仪向大鼠左侧尾状核注入0.5单位的胶原酶,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48 h,3组大鼠中分别随机分出2个亚组,每个亚组10只大鼠,一个亚组观察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另一个亚组大鼠直接麻醉后处死,取血肿周围脑组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线粒体膜电位(MMP)和活性氧自由基(ROS)的水平,应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CH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升高,与ICH组比较,EGCG组大鼠mNSS评分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相比,ICH组大鼠脑组织中MMP降低,ROS水平升高,SOD含量下降(P<0.01);EGCG组与ICH组相比大鼠脑出血血肿周围组织中MMP显著升高,ROS水平明显下降,SOD含量增加(P<0.01)。结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ROS含量明显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SOD含量显著降低,提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出现氧化应激损伤,伴有线粒体功能异常,EGCG能够减轻脑出血血肿周围脑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对线粒体功能有保护作用。
- 杨莉赵冉冉杨峰韩金涛祁晓芳李和军张文忠
- 关键词:脑出血氧化应激氧自由基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观察
- 2023年
- 研究预见性护理在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防治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于2021年1月-2022年10月收录我院收取的86例急性中毒患者,通过计算机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包括血流动力学水平、凝血功能水平、自我护理能力水平。结果 研究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峰速度、平均速度、静脉管径)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PT、APTT、TT、FIB、D-D)均优于对照组且自我护理能力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发生急性中毒患者而言,在血液净化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提升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凝血功能,显著防止下肢静脉血栓事件的发生,并且可以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在临床中可具有借鉴价值。
- 杨莉韩金涛张文忠张秀飞张永刚
-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急性中毒血液净化下肢静脉血栓
- 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后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的高危因素,为预防和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接受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药物中毒患者26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Mindray床旁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液净化治疗后患者进行检查,根据双下肢有无血栓形成,将患者分为深静脉血栓(DVT)组和非DVT组。对LEDVT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263例血液净化患者中18例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体重指数、心脑血管疾病、中毒程度、D-二聚体值、凝血四项、穿刺部位均是急性中毒患者行血液净化治疗后LEDVT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5.406、4.891、3.976、3.010、4.002、4.412、3.453。结论年龄≥60岁、体重指数≥24 kg/m^2、有心脑血管疾病史、中度以上中毒者、D-二聚体值>0.5mg/L、凝血四项阳性、股静脉穿刺者更容易发生LEDVT。
- 韩金涛杨莉祁晓芳闫蕾杨静
- 关键词:急性中毒血液净化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
- 一种具有放置口袋的护士用护腰
-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放置口袋的护士用护腰,包括腰带,腰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右槽,腰带远离右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左扣,右槽与左扣卡接且可进行调节,还包括:固定在腰带中部的支撑软垫,支撑软垫的一侧固定均匀软...
- 闫蕾张利英郝璐璐杨莉李媛
- 咪达唑仑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毒鼠强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
- 2017年
-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的患者,均应用血液灌流联合咪达唑仑治疗及护理干预。结果 3例患者均出现抽搐,其中1例20min内控制,2例30min^1h内控制,全部患者14~17d内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血液灌流联合咪达唑仑治疗毒鼠强中毒效果显著,加强心理护理是急性毒鼠强中毒抢救成功的关键。
- 李和军韩金涛杨莉祁晓芳闫蕾杨静赵慧洁张文忠
- 关键词:血液灌流咪达唑仑毒鼠强抽搐
- 急诊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
- 2023年
- 探讨急诊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急诊手术102例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6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临床指标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02例患者中有42例 (40.38%)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感染为最常见的并发症(31/30.39%),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周岁)、ASA分级(每升高一级)、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 > 30 min、术中快速型心律失常(房性或室性) 、Possum评分>38.7分。结论 老年、麻醉ASA分级、术中低血压时间、心律失常类型以及Possum评分>38.7分是普外科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对急诊手术患者,应结合其术前Possum评分、术中进行有效循环系统管理、维护血压、心律稳定,减少急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刘瑞丽李兰军杨莉彭晓刘俊燕
- 关键词:并发症围手术期手术安全
- 急性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中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急性中毒患者在股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中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2014至2017年收治的急性中毒行股静脉置管血液净化治疗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护理治疗外给予预防性用药、间歇性加压治疗和护理干预,2组均观察置管下肢有无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变化情况,并给予常规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结果干预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1例,发生率1.25%;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9例,发生率为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中毒患者行股静脉置管后,若及早进行预防用药联合间歇加压并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栓形成。
- 韩金涛杨莉祁晓芳闫蕾杨静
- 关键词:急性中毒血液净化下肢静脉血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