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奎

作品数:8 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养分
  • 3篇土壤
  • 3篇桉树
  • 3篇望天树
  • 2篇幼苗
  • 2篇施肥
  • 2篇土壤酶
  • 2篇土壤养分
  • 2篇人工林
  • 2篇径级
  • 1篇幼苗更新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杉木
  • 1篇杉木人工林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施肥技术
  • 1篇树种
  • 1篇水剂
  • 1篇酸雨

机构

  • 8篇广西大学

作者

  • 8篇杨梅
  • 8篇刘奎
  • 2篇程飞
  • 1篇赵毅辉
  • 1篇吴英

传媒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宁夏农林科技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5篇2018
  • 1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广西田阳望天树天然种群高度级、径级分布及树高-胸径相关生长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对广西田阳县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天然林357株望天树个体树高和胸径的调查结果显示,望天树43%的个体分布在第Ⅱ(3.0~6.0 m)和Ⅲ(6.0~9.0 m)高度级,第Ⅹ(27.0~30.0 m)高度级的个体数量最少(3%);42%的个体胸径集中在第Ⅰ(2.5~6.5 cm)径级,第Ⅶ(26.5~30.5 cm)径级的个体最少(5%)。树高-胸径相关模型拟合在剔除了异常值和胸径>60 cm的观测值之后,根据样本观察值的散点叠加11个拟合模型曲线图筛选出4个候选模型,分别为对数模型、二次模型、三次模型和幂模型,其中以三次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模型指示随着胸径的增长,望天树高生长表现出一定的S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望天树天然种群是一个更新能力强、处于正向演替过程中的稳定种群。
梁建平程飞吴敏刘奎吴道念杨梅
关键词:望天树天然种群径级
桉树人工林施肥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科学施肥是提高林地土壤肥力、改善桉树营养状况、促进桉树速生丰产,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营林措施之一,亦是实现林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桉树的生物学特性、施肥效益、平衡施肥等方面综述了桉树人工林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桉树施肥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建议,为今后桉树施肥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陈凯刘奎杨梅
关键词:桉树施肥生物学特性
酸雨胁迫对桉树纯林及混交林土壤pH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以尾巨桉纯林和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内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者在不同强度的酸雨处理下土壤酶活性的响应机制,以期为酸雨区桉树人工林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改造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内的土壤有较大的酸缓冲容量,对轻度(p H5.6)和中度(p H4.0)酸雨的胁迫有较好的抵抗能力;土壤蔗糖酶活性随着酸雨p H的降低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土壤蛋白酶活性和土壤脲酶活性与酸雨p H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在相同强度的酸雨处理下,尾巨桉+大叶栎混交林的土壤酶活性基本都比纯林的高;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酸雨p H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刘奎何正峰莫日彬杨梅
关键词:酸雨桉树土壤酶
望天树天然林幼苗更新及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5
2018年
探讨环境因子与望天树天然林更新的内在联系,为保护望天树天然林、建立自然保护区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以广西田阳县和那坡县的望天树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对样地内所有望天树进行每木检尺并调查环境因子,使用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方法分析望天树更新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更新苗中,5级更新苗(幼树,H≥1 m,DBH<5 cm)分布数量最大,3级更新苗(50 cm≤H<75 cm)在过渡到4级更新苗(75 cm≤H<100cm)的过程中死亡率较高;望天树幼苗更新密度与空气湿度和林分郁闭度的关联度最高;空气湿度与望天树更新苗的树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更新密度极显著正相关(P<0.01),望天树天然林更新苗的树高地径与更新密度、郁闭度、土壤铵态氮、植被盖度、凋落物厚度、土壤速效钾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刘奎黄宝榴陈凯杨梅
关键词:望天树环境因子土壤养分
不同保水剂对大花序桉幼苗生长及抗性生理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为了提高大花序桉的耐旱性,探讨了不同保水剂对大花序桉幼苗生长及抗性生理的影响,以期为大花序桉人工林的栽培管理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保水剂即聚丙烯酰胺-丙烯酸-丙烯酸钠共聚物保水剂(B1)、丙烯酰胺-丙烯酸钾共聚物保水剂(B2)、微生物型保水剂(B3)的抗旱节水能力以及对大花序桉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结果】干旱处理24 d后,B3处理的盆栽土壤含水率为16%,而B1、B2以及CK的盆栽土壤含水率仅有6%、7%和6%。干旱处理30 d后,B3处理的土壤含水率仍比B1、B2、CK高出5%;B3处理下的大花序桉幼苗地径比CK高64.7%,苗高生长量由大到小依次为B3>B1>B2>CK,B3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比B1、B2、CK提高5.7%、15.9%和64.7%;与其他处理相比,B3处理大花序桉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与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但可溶性糖含量在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保水剂主要通过调控渗透物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提高大花序桉幼苗的耐旱能力,且保水剂中添加了活性细菌后能有效降低干旱胁迫对大花序桉的危害,因此微生物型保水剂(B3)可作为大花序桉应对季节性干旱的较佳选择。
戴军刘奎杨梅
关键词:大花序桉抗氧化物质保水剂
不同坡向望天树人工林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分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坡向望天树人工林的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分布,揭示其生长发育规律,为望天树人工造林立地条件选择和树高估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北坡向和南坡向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望天树人工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采用上限排外法划分径级和高度级,分析两个坡向的径级和高度级结构分布;使用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和Logistic等6种模型拟合胸径(D)—树高(H)生长曲线。【结果】北坡向和南坡向望天树人工林的径级结构分布差异不明显,均在第Ⅵ径级(32.00 cm≤D<36.00 cm)分布株数最多,分别占各坡向总株数的32.26%和35.09%,总体上呈正态分布,低、高径级株数较少,中等径级株数相对较多。北坡向望天树人工林高度级结构呈正态分布,在第Ⅴ高度级(27.00 m≤H<30.00 m)出现峰值;南坡向望天树人工林高度级结构呈右偏正态分布,在第Ⅶ高度级(33.00 m≤H<36.00 m)出现峰值,且明显高于北坡向高度级峰值。对两坡向的望天树人工林胸径—树高曲线进行拟合,最优的是幂函数,其方程为H=3.096D^(0.656)(R^2=0.809)。【结论】南坡向对望天树人工林树高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幂函数H=3.096D^(0.656)(R^2=0.809)可作为望天树人工林树高—胸径生长曲线,用于树高估测和造林立地选择。
刘奎朱友飞杨梅吴敏程飞吴英
关键词:望天树坡向径级
3个木兰科树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改良效果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0
2020年
以杉木纯林、杉木-香梓楠、杉木-香木莲、杉木-单性木兰4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cm、21~40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4种林分的土壤肥力得分并排序,探讨不同林分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杉木纯林改造和土壤肥力管理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均逐渐降低;与其他林分对比,杉木-香梓楠混交林土壤的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升,而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的含量均表现为最高,但是4种林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全钾、速效钾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显示,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杉木-香梓楠混交林>杉木-香木莲混交林>杉木纯林>杉木-单性木兰混交林。
陆湘云刘奎陈凯杨梅
关键词:杉木木兰科树种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林分改造
不同配比桉树专用肥对桉树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通过外源施加两种目前常用的桉树专用肥A(m(N)∶m(P)∶m(K)=15∶9∶11),B(m(N)∶m(P)∶m(K)=17.6∶7.2∶10.3)以及不施肥作对照,研究巨尾桉DH32-29组培苗植株各部分大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A肥料能够较好地促进桉树苗高、地径生长;2)A,B两种肥料显著提高桉树各器官对N,P,K的吸收;B肥料对根叶的N、根的P吸收的影响高于A肥料,但是A,B肥料对各器官中K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A,B处理下桉树叶及A处理下桉树根的N,P养分吸收未受限制,而对照和B处理下的桉树根对P的吸收受到限制;4)A肥料对桉树Ca的吸收效果显著,肥料N,P,K配比对桉树Mg的吸收影响不大.
刘奎陆海燕赵毅辉杨梅
关键词:配比施肥桉树养分化学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