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宇航

作品数:11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弹性成像
  • 3篇疗效
  • 3篇剪切波
  • 3篇肝癌
  • 3篇成像
  • 2篇引流
  • 2篇引流术
  • 2篇引流术治疗
  • 2篇置管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年龄
  • 2篇脓肿
  • 2篇皮穿刺
  • 2篇细菌性
  • 2篇细菌性肝脓肿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经皮穿刺

机构

  • 11篇哈尔滨医科大...

作者

  • 11篇田宇航
  • 10篇程文
  • 6篇刘钊
  • 3篇孙一欣
  • 2篇王秋程
  • 2篇韩雪
  • 1篇温欣
  • 1篇尚海涛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超声介入活检对肝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梁锡天田宇航程文
肝癌靶向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8年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医疗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肝癌的治疗手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几种传统手段,如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众多医学同仁正致力于研发更加有效的治疗手段。自20世纪80年代起,靶向治疗走进了人们的视线,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正逐渐成为肝癌治疗的主要途径之一。据报道肝癌的靶向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从受体靶点、肽靶点、标志性分子靶点这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田宇航刘钊梁锡天程文
关键词:肝癌靶点靶向治疗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TSH、TgAb、TmAb与剪切波弹性成像、患者年龄、T1a和T1b期的相关性研究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弹性成像技术,其通过测量生物组织的硬度定量评估组织性质。目前,有关T1期乳头状甲状腺癌(PTC)中SWE与甲状腺相关参数...
刘钊田宇航韩雪孙一欣王秋程程文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年龄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对肝癌的临床诊疗价值被引量:6
2017年
超声造影(CEUS)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成像技术,能够清楚地显示肝脏病灶血流灌注特点,并可通过量化分析得出病灶增强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该趋势能够客观反映病灶区域的微血管密度,在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CEUS定量分析技术以及能够对肝脏良恶性鉴别起到重要帮助的一些参数,同时探讨该技术在肝细胞癌的预后判断、疗效评价中发挥的作用。
梁锡天吴博林尚海涛田宇航程文
关键词:肝细胞癌超声造影灌注参数疗效评价
声动力疗法治疗疾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声动力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是一种在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以选择性、特异性地杀伤肿瘤细胞。最新的研究显示,声动力疗法在治疗实体肿瘤、白血病、动脉粥样硬化,消除增生性瘢痕以及抗病原微生物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力。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声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声动力疗法的机制,声动力疗法的应用,声动力疗法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声动力疗法的现状和展望。
杨凡田宇航程文
关键词:声动力疗法联合疗法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
田宇航梁锡天程文
超声靶向递送技术的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19年
近年来,超声靶向递送(ultrasound mediatedtargeted delivery,UMTD)技术因其可提高治疗物质递送到靶组织及器官的效率,并且可在结合超声的条件下可控地释放所运载的物质,而成为一种具有无创性、高效性以及靶向性等优势的新载体。理想的载体可增强靶区的治疗物质聚集,且对非靶区组织及器官无毒性损害。
田宇航刘钊程文
关键词:靶向性超声毒性损害靶组织无创性器官
乳腺癌原发灶SWE评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S100A4-胶原机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评价腋窝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的价值并探索S100A4-胶原诊断机制。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浸润性乳腺癌(invasive breast cancer,IBC)患者,分为ALNM组(LNM+)和无ALNM组(LNM-)。术前行SWE检查并记录最大弹性值(Emax)、平均弹性值(Emean)和弹性比值(ER);对病理切片行胶原染色和S100A4免疫组化染色,分析SWE、S100A4与胶原的相关性。结果 LNM+组原发灶SWE参数值均显著高于LNM-组(P<0.001);Emax具有最好的诊断表现;LNM+组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和S100A4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OD)显著高于LNM-组(P<0.001);Emax、Emean、ER和IOD与CVF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 IBC原发灶SWE能有效评估ALNM,S100A4-胶原是诊断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温欣于玺文田宇航刘钊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S100A4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的疗效分析
田宇航梁锡天程文吴博林
GPC3作为肝癌预后指标和免疫治疗新靶点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是硫酸乙酰肝素糖蛋白(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s,HSPGs)家族中的一员,它的成员通过糖基磷脂酰肌醇锚(glycosylphosphatidylinositol,GPI)连接于细胞表面。GPC3在胎儿肝脏中含量丰富,而在成人肝脏中几乎不表达。值得注意的是GPC3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高表达,同时一些研究结果表明GPC3过表达的HCC患者预后较差。目前,一些关于靶向GPC3免疫治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例如人源化抗-GPC3单克隆抗体,肽疫苗和免疫毒素治疗。因此,GPC3有望成为分子标记物并用于HCC的诊断,可作为靶点用于HCC的干预治疗,也可为判断预后情况提供一项指标。本文总结当前的一些研究,说明在HCC治疗过程中检测GPC3及其靶向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刘钊田宇航孙一欣程文
关键词: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预后指标免疫治疗靶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