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恒
-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凉血通瘀方调节肠道微生物治疗脑出血的神经保护机制
- 目的:研究凉血通瘀方调节肠道微生物治疗脑出血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血通瘀组和益生菌组五组,建立脑出血模型。用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用Longa五级评分法、平衡木法对脑出血...
- 顾恒
- 关键词:脑出血肠道菌群神经保护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证实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调节脑肠互动的实验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证实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调节脑肠互动的实验方法,它是应用具有通脏泻下作用的凉血通瘀方灌胃治疗脑出血大鼠,通过检测其肠道动力功能(排便作用、肠道平滑肌收缩力)、脑损害指标(行为学评分、脑血肿大小、脑组织...
- 过伟峰李建香刘云芳袁梦果顾恒袁园
- 文献传递
-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的影响并从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血通瘀组4组,每组分为用药后1 d、3 d、5 d三个时间点各6只。按自体尾动脉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凉血通瘀方组给予凉血通瘀方治疗。观察行为学评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法检测脑组织中MDA含量;RT-PCR法测定nNOS、CuZnSOD、TLR-4、IL-1βmRNA的表达。结果:(1)行为学评分:用药3 d和5 d,凉血通瘀组低于模型组(P<0.05,P<0.01)。(2)氧化应激指标:用药1 d、3 d和5 d,凉血通瘀组CuZnSOD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1);用药1 d、3 d和5 d,凉血通瘀组nNOS mRNA含量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用药1 d、3 d和5 d,凉血通瘀组MDA含量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3)炎症因子:用药1 d和5 d,凉血通瘀组TLR-4 mRN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用药1 d,凉血通瘀组IL-1βmRNA含量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能够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其机制与发挥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
- 顾恒李建香刘云芳过伟峰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脑出血氧化应激炎症
- 基于脑肠互动探讨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被引量:40
- 2018年
- 通腑泻热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法则,但其治疗机制仍未明确。结合近期脑肠相关研究结果,从脑肠互动、脑-肠轴、脑肠肽、肠道菌群角度对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进行探讨。提出脑-肠轴为阐明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机制奠定了基础,脑肠肽是研究通腑泻热法治疗中风的物质基础,而肠道菌群则是治疗的重要靶点。认为机体通过脑-肠轴调节脑肠功能,形成脑肠互动,脑肠肽、肠道菌群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为脑肠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思路。
- 李建香过伟峰傅淑平袁梦果刘云芳顾恒
- 关键词:中风通腑泻热法脑-肠轴脑肠肽肠道菌群
- 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肠组织、血清胆囊收缩素8的影响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凉血通瘀方治疗脑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 10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凉血通瘀组各3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自体血注入法制作脑出血大鼠模型。凉血通瘀组于造模成功后按1.3 ml/100 g给予凉血通瘀方水煎剂(浓度1.2 g/ml)灌胃,每日1次,连续5日;假手术组、模型组每日灌胃同等量蒸馏水。各组于灌胃后24 h、72 h、120 h进行大鼠神经学评分,评定肠道动力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肠组织胆囊收缩素8(CCK-8)表达,ELISA法检测脑组织、肠组织及血清CCK-8含量。结果与模型组同时间比较,凉血通瘀组大鼠在72 h、120 h神经学评分降低(P<0.05或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6 h黑便粒数减少,黑便百分比降低(P<0.05或P<0.01),而凉血通瘀组大鼠黑便百分比较模型组升高(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比较,凉血通瘀组大鼠脑组织CCK-8表达在72 h、120 h表达增强,肠组织CCK-8表达在24 h增强(P<0.05或P<0.01);凉血通瘀组大鼠血清CCK-8含量72 h较假手术组和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可改善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增强胃肠动力,促进排便,可能与增加肠组织、脑组织CCK-8表达,降低血清CCK-8含量有关。
- 李建香赵杨过伟峰刘云芳袁梦果顾恒
- 关键词:脑出血凉血通瘀方肠道动力脑肠轴
- 大黄治疗脑出血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8
- 2017年
- 大黄功能通腑泻热、凉血化瘀,为治疗中风急性期阳明热结腑实证的主药。现代研究发现大黄治疗脑出血有保护脑神经的作用,其机制与减轻脑血肿、保护血脑屏障、抑制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等有关,调节脑-肠轴可能为新的研究方向。就大黄治疗脑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进行综述。
- 袁梦果李健香顾恒过伟峰
- 关键词:脑出血脑保护作用炎性反应凋亡
- 凉血通瘀方改善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抗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凉血通瘀方对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凉血通瘀方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凉血通瘀组,每组设定3个时间观察点,分别为用药24 h、72 h、120 h,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观察使用凉血通瘀方干预前后,脑出血大鼠行为学评分的变化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脑组织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72 h时间点,凉血通瘀组行为学评分已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并持续降低。2)在用药24 h、72 h、120 h 3个时间点,凉血通瘀组的TNF-α、IL-1β均低于模型组(P<0.01)。3)在用药24 h、72 h、120 h,凉血通瘀组的NF-κB均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凉血通瘀方能够调控脑出血大鼠NF-κB通路活化、抑制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发生、降低炎症的级联放大效应,改善了脑出血大鼠的行为学评分,发挥抗炎作用。
- 黄天马李建香顾恒过伟峰
- 关键词:凉血通瘀方脑出血炎性因子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