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渤海东南部深地震探测与地壳结构研究新进展——OBS2013剖面数据处理分析被引量:9
- 2015年
- OBS2013测线沿NNW-SSE方向跨越渤中坳陷和胶东隆起次级构造以及张家口-蓬莱和郯庐两每深大断裂带。对测线上13个站位折合剖面进行震相分析,识别出丰富的Ps、Pg、PcP、Pn和PmP震柏。通过射线追踪和走时拟合,建立了二维P波速度结构模型。模型将渤海深部速度结构分为6层,最上部两层为新生界,速度由1.8~2.0km/s变化为4.4~4.7km/s,埋深为0.5~7.2km,并向胶东隆起方向逐渐尖灭。向下依次分为上地壳下部、中地壳和下部地壳,地壳速度由5.6~5.9km/s变化为7.0km/s,其中上地壳底芥面埋深11.1~12.9km,中地壳底界面埋深18.0~18.9km,莫霍面在渤中凹陷处埋深最浅为25.5km,向胶东隆起方向逐渐增大叫30km。莫霍面之下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8.1km/s。渤海下部地壳厚度变化接近5km,从下地壳到上地幔顶部均无明显的大尺度横向速度变化,岩装底侵不发育。结合已有研究成果,推测渤海东南部与华北克拉通中部相比,下地壳厚度减薄9~13.4km,地壳减薄非常有限,具有典型陆壳特征。
- 李祖辉郑彦鹏支鹏遥刘保华郝天珧张训华刘晨光马龙
- 关键词:深地震探测海底地震仪地壳结构岩石圈减薄
-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船测重力资料平差处理被引量:5
- 2015年
- 基于中国南极考察第28航次和第30航次所获得的实测重力数据,结合NGDC的部分资料,我们采用最小二乘算法平差处理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内470 610个有效船测重力观测值点,使航次内、航次间观测误差达到极小。针对不同航次、不同船只数据交点的分布情况,对平差方式进行不同程度的微调,完成对研究区4组数据的平差。其中,中国南极考察第28航次船测数据交点误差的标准差由平差前的5.5×10-5 m/s2降为平差后的1.78×10-5m/s2,而全部125个交点平差后标准差降为1.545×10-5 m/s2。在此基础上,绘制了研究区空间重力异常图,相比卫星重力异常数据,融合成果数据能更真实地反映海底火山等特征,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精度。
- 马龙郑彦鹏裴彦良赵强刘晨光高金耀李祖辉
- 关键词:最小二乘法
- 晚始新世以来雅浦海沟-岛弧构造演化模式被引量:7
- 2017年
- 雅浦海沟-岛弧构造体系是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卡罗琳板块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构造俯冲带,其南北两段俯冲带在海底地形地貌、地球物理场、应力场特征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北段俯冲方向为近东西向,总体表现为俯冲角度较小、俯冲深度浅、俯冲速度较快、应力场呈俯冲拉张型等特征;南段由东西方向的俯冲过渡至北北西向,总体表现为俯冲角度大、俯冲深度较深、俯冲速度极慢、应力场呈俯冲挤压型等特征。这些差异的形成经历了2个主要的构造演化阶段: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在晚始新世至晚渐新世期间相互作用并形成了古马里亚纳-雅浦海沟;晚渐新世以来菲律宾海板块与卡罗琳板块的相互作用对古海沟构造改造,进而造就了雅浦海沟-岛弧当今复杂的构造形态。
- 瞿洪宝郑彦鹏刘晨光裴彦良华清峰李先锋马龙李天光
- 关键词:菲律宾海板块板块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