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旭宏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I
  • 1篇雨水
  • 1篇示踪
  • 1篇示踪研究
  • 1篇水样
  • 1篇人工放射性
  • 1篇人工放射性核...
  • 1篇环境过程
  • 1篇环境水
  • 1篇环境水样
  • 1篇加速器质谱
  • 1篇降雨
  • 1篇放射性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陈宁
  • 3篇张路远
  • 3篇侯小琳
  • 3篇姜旭宏
  • 2篇周卫健
  • 2篇范煜坤
  • 1篇鲜锋
  • 1篇刘起

传媒

  • 2篇地球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环境水样中^(129)I分析及其在环境示踪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129)I是碘的唯一长寿命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为1570万年),目前环境中^(129)I主要来源于人类核活动,尤其是欧洲核燃料后处理厂的排放。人工^(129)I的大量释放使环境中^(129)I的水平大幅度升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并且随排放时间呈现明显的变化趋势。^(129)I是一种理想的环境示踪剂,可应用于核环境安全监测,包括核事故监测和评价、核燃料后处理厂^(129)I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以及应用于环境过程示踪研究。陆地环境水样中稳定碘(127I)水平较低,^(129)I含量更是处于超低水平,因此,准确分析其中超低含量^(129)I及其化学形态是研究难点。本文系统地评述了环境水样中^(129)I及其形态的分析方法,^(129)I的水平、分布及其在核设施环境安全监测和稳定碘的地球化学循环示踪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姜旭宏侯小琳陈宁张路远
关键词:水样
环境过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示踪研究
<正>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人类核活动如大气核试验,核事故,核燃料后处理厂等向环境释放了大量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后,这些放射性物质中的各种放射性核素会和其稳定同位素一起参与环境过程,在环境中扩散,交换和循环。应用放射化学...
侯小琳周卫健张路远范煜坤陈宁王妍芸赵雪姜旭宏张东霞
文献传递
西安地区2008年降雨^(129)I水平与特征分析
2017年
降雨是大气中碘向陆地沉降的最主要方式。通过分析降雨中的^(129)I浓度和^(129)I/^(127)I比值,既可获得研究区域放射性碘的基础数据,也可为认识碘的来源提供基础数据。本工作分析了在西安收集的近1年(2008年4—10月)的降雨的^(129)I的浓度和水平,由于雨水样品中有机碘份额较高,采用NaOH热分解有机碘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解,萃取过程的化学回收率达63.3%—74.8%。127I浓度为0.45—14.10μg?L-1,^(129)I浓度为(1.18—48.91)×10~7 atoms?L-1,^(129)I和^(127)I浓度的变化趋势相似,具有随季节变化的特点,春季降雨^(129)I的浓度为(2.49—4.89)×10~8 atoms?L-1,^(129)I/^(127)I比值为(7.3—9.8)×10^(-9),夏、秋季降雨^(129)I的浓度为(1.18—7.32)×10~7 atoms?L^(-1),^(129)I/^(127)I比值为(1.2—12.0)×10^(-9),春季(4—5月)^(129)I、^(127)I浓度出现一个峰值,可能是由于春季降雨量少,大气中的^(127)I、^(129)I能够积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湿沉降从大气中被去除。西安地区2008年降雨^(129)I的浓度及水平,与国际上已报道的不同地区雨水的^(129)I浓度和水平比较,处于较低水平,主要原因是我国及周边没有正在运行的大型核燃料后处理厂。西安降雨^(129)I/^(127)I比值总体上高于我国沿海海水和以海水中碘为主要来源的海藻,这一特征比值提示了西安降雨中的碘与我国沿海海水中的碘的来源存在差异。
陈宁周卫健侯小琳范煜坤鲜锋张路远刘起姜旭宏
关键词:雨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