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扬

作品数:9 被引量:85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水质
  • 3篇水质参数
  • 3篇季节性
  • 3篇表层沉积物
  • 3篇沉积物
  • 2篇水体
  • 2篇粒度
  • 2篇蓝藻
  • 2篇湖泊
  • 1篇滇池
  • 1篇电导
  • 1篇电导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藻蓝蛋白
  • 1篇溶解氧
  • 1篇水型
  • 1篇水质特征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气候

机构

  • 9篇云南师范大学
  • 4篇云南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作者

  • 9篇张扬
  • 7篇张虎才
  • 4篇李华勇
  • 4篇常凤琴
  • 4篇段立曾
  • 3篇吴汉
  • 3篇文新宇
  • 2篇赵帅营
  • 2篇张云鹰
  • 1篇杨明珠
  • 1篇蒙红卫
  • 1篇李楠
  • 1篇欧阳椿陶
  • 1篇康文刚

传媒

  • 3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地理科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茈碧湖现代沉积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茈碧湖36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测试结果,结合流域内自然地理要素与统计分析,探讨了不同粒径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讨论了水动力条件、物源输入状况等环境影响因素,为该区域的古气候环境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①茈碧湖表层沉积物主要包括黏土、粉砂和砂3种类型,其中粉砂分布范围最广,为研究区主要沉积类型,主要受地下水补给扰动无明显空间变化规律;②黏土组分范围分布较小,受山坡冲积扇影响,主要分布在湖泊西北部及靠近湖心区域,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是选择钻孔岩芯位置开展重建湖泊古气候环境演变研究的最佳位置;③砂组分由于受入湖河流及人类活动影响,主要分布在湖泊西南角河流入湖口处及湖泊北部近岸区域,对湖泊表层沉积物来源影响较大,应加强对湖泊北部及西南区域的管理防止大量污染物进入湖泊;④粒度频率曲线显示,沉积物主要包含有悬浮组分和跳跃组分,表明尽管沉积物物质除了主要来源于湖泊自身的一些生物化学作用形成及风成沉积物外,远距离搬运的粗颗粒物质仍然对沉积物粒度组分产生较大影响,断面CB-1表明:茈碧湖表层沉积物搬运及分布受河流影响明显,其次也受西南风的影响,作为河流入湖口处和上风向区域位置是注意防治污染的重点区域。
刘柏妤张虎才常凤琴张扬张晓楠冯仡哲李华勇
关键词:粒度表层沉积物
阳宗海水质参数季节性变化特征及趋势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解深水型湖泊水质参数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水质状况的变化趋势,于2013~2016年不同月份对阳宗海水体水温(Temperature或Temp)、溶解氧(DO)、pH值、电导率(Conductivity或CD)、叶绿素a(Chl-a)和藻蓝蛋白(Phycocyanin或PC)浓度进行连续监测。本文根据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参数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表征蓝藻的藻蓝蛋白浓度和表征所有藻类的叶绿素浓度之比求出水体中的蓝藻相对数量指数(Cyanophyte Relative Quantity Index, CRQI),并估算了蓝藻在湖泊中的相对数量。结果表明:阳宗海春、夏、秋季水温热分层明显,冬季水温混合,湖泊最低温度高于4?C,属于暖单循环湖;阳宗海水温的分层和混合影响着其他各水质参数的分层和混合,各水质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阳宗海蓝藻相对指数在春、夏、冬季较高,2016年4月年蓝藻相对数量指数高于2015年4月有所升高,尤其是有河流注入的南部湖区大幅升高,表明人类活动对水质恶化有一定的影响;阳宗海电导率的变化受汛期降水的影响较大,电导率较高的季节蓝藻相对数量指数较高,因此电导率可以作为指示淡水湖泊中指示营养状况的指标。
蔡娜张虎才常风琴段立曾李华勇张云鹰文新宇李楠张扬
关键词:水质参数藻蓝蛋白
云南剑湖水体及表层沉积物氮、磷空间分布特征及对湖泊环境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基于2019年5月在云南剑湖进行50个点位的野外调查和采样,分析了其水体与沉积物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有机质(OM)含量及C/N等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剑湖水体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0.64 mg/L、78.65μg/L,在空间分布特征上均表现为西部>中部≥东部。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表明,水污染评价指数均大于1,水体处于Ⅳ类。沉积物TN含量介于2148~9550 mg/kg,平均值为4609 mg/kg,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西部>东部≥中部。沉积物中TP含量变化范围在757~1744 mg/kg,平均值为1223 mg/kg,其空间分布特征与TN类似。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TN与TOC(r=0.929,p<0.01)、OM(r=0.945,p<0.01)之间显著正相关。综合污染指数表明,剑湖不同湖区沉积物富营养物质含量均达到重度污染程度,是潜在的N、P释放源,剑湖水体存在较大污染和富营养化风险。
冯仡哲张虎才常凤琴张扬张扬田洋洋贺柳青刘柏妤
关键词:水体沉积物
程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20年
由于受湖泊动力条件和物质来源的影响,湖泊表层沉积物的各粒度组分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选择滇西北程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试程海表层沉积物的粒度,分析了其不同粒度组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影响程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空间分布的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程海表层沉积物的优势粒级为粉砂,各样品沉积类型为黏土质粉砂。粒度组分及其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变化差异明显,黏土组分含量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而粉砂、中值粒级则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表明程海沉积物粒径受盛行南风的控制与影响,表现为湖泊水动力由南向北逐渐减弱。程海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空间分布特征表明,其表层沉积物易受盛行风的影响向北扩散,因此,应加强该地区沿岸,特别是南岸人类活动的管理,有效控制人为物质的输入,减少污染物的扩散。
胡京九张虎才常凤琴常凤琴蔡萌段立曾张龙吴张扬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粒度
花腰傣服饰文化特征成因探析
服饰,即服装与饰品,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但人类何时开始穿衣还是个谜,一般的服装经数十年就会分解,利用考古学手段无法获得相关的信息。目前,有关服装的史前知识主要是根据服装制作的工具、原始人画像乃至服饰相关生物学研究等间接证...
杨明珠张扬
文献传递
滇池水质特征及变化被引量:17
2017年
利用2015年4~9月对滇池从北到南4个部位的水体水温(Temperature或Temp)、溶解氧(DO)、pH值、叶绿素a(Chl-a)、藻蓝蛋白(Phycocyanin或PC)和电导率(Conductivity或CD)浓度等监测数据,分析了各参数从旱季向雨季转化以及雨季的特征和空间变化;通过表征蓝藻的藻蓝蛋白浓度和所有藻类的叶绿素浓度之比计算获得了水体中的蓝藻相对数量指数(Cyanophyte Relative Quantity Index,CRQI),并估算了蓝藻在湖泊中的相对数量。结果表明:滇池水温经4~5月增温后在6月达到最高值,之后7~9月在保持一定稳定性的背景下逐步降温,水体温度的变化过程不但会受到水深的影响,表现出在快速升温期不同部位升温速度不同、表层水温快的特点。实测数据分析发现,以叶绿素a值所代表的真核生物在4月快速增加并达到最大值,但以藻蓝蛋白所指示的蓝藻却在9月暴发,这与湖泊表层和底层水温一致、溶解氧含量丰富、pH值达最高并均一及水体盐度较低等因素直接相关。
张虎才常凤琴段立曾李华勇张云鹰蒙红卫文新宇吴汉路志明毕荣鑫张扬赵帅营康文刚
关键词:滇池水质参数
泸沽湖水体垂直断面季节性分层被引量:34
2016年
通过2015年1月、4月、7月、10月水温、电导率、溶解氧、pH及叶绿素a监测数据对水体温度的季节动态及其垂直分层结构进行分析,探讨了泸沽湖水体水化学性质的季节性分层特征。结果表明:泸沽湖水体在春、夏、秋季出现明显的热力分层现象,冬季水温在垂向上接近同温状态,夏季温跃层位于10~25 m水深处,而秋季温跃层下移至20~30 m处。均温层水温维持在9.5~10℃与泸沽湖年均温一致,说明均温层水体稳定且处于相对恒温状态,是湖区年均温的反映。热力分层结构对电导率、溶解氧、pH及叶绿素a变化有一定影响,致使水体电导率、溶解氧、pH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尤其在夏季,气温升高,热力分层现象显著,溶解氧和pH在温跃层内出现峰值,自峰值处向上、向下均呈递减趋势,均温层处于缺氧状态且p H值较小。虽然叶绿素a在温跃层以下维持较低水平,整体不高,但在表层有突然增高的现象,应予以高度警示,防止泸沽湖出现大面积藻类繁殖甚至局部性爆发。电导率垂向上呈递减变化,在温跃层内降低幅度较大。泸沽湖水体盐度基本保持恒定(约0.10‰),在不考虑盐度效应的情况下,无论是在垂直断面上还是在变温层、温跃层及均温层中,电导率与水温之间存在一简单线性函数关系,证明泸沽湖仍受自然气候影响,保持自然水体状态。
文新宇张虎才常凤琴李华勇段立曾吴汉毕荣鑫路志明张扬欧阳椿陶
关键词:热力分层溶解氧电导率PH值
抚仙湖全新世自生碳酸盐及其区域气候和湖泊水位指示意义被引量:11
2019年
抚仙湖是我国面积、蓄水量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通过对抚仙湖FXH-B2钻孔岩芯296 cm沉积物的矿物组成和碳酸盐含量分析,结合岩芯XRF扫描数据和AMS^14C年代的测定,探讨了抚仙湖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与方解石矿物及沉积物Ca元素相对含量之间的关系及其环境指示意义,在对比和参考水下地形测量、地球物理勘探、水质和地球化学监测和不同部位钻孔岩芯的分析结果的基础上,重建了抚仙湖全新世以来气候和湖泊水位的变化。结果指示,抚仙湖碳酸盐含量与方解石的XRD信号强度、沉积物Ca元素的XRF扫描数据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沉积物中碳酸盐类物质主要为方解石(其他碳酸盐类矿物相对含量极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沉积物中Ca元素主要来自碳酸盐,因此其含量由碳酸盐、即方解石矿物含量决定。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变化可以用沉积物中Ca元素XRF扫描结果进行表示。由于抚仙湖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10月至次年4月降水量极少而蒸发强烈为特点的干季和以5月至9月降水为主的湿季所形成的干湿变化控制了湖泊演化的主要过程,区域气候变化是湖泊演化和水位变化的主要动力。结合湖泊沉积碳酸盐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13C、有机质含量及其同位素δ^13C、抚仙湖北部边缘水下侵蚀地形测量、地球物理勘探和沉积地层年代的确定和讨论,明确了抚仙湖沉积碳酸盐含量指示湖泊水位的变化,并重建了抚仙湖过去约12 ka以来水位变化的历史。结果显示,在约12 cal.ka B.P.至2.2 cal.ka B.P.期间的湖泊水位变化主要经历了波动式降低的过程,其中4.37~2.2 cal.ka B.P.期间高CaCO3含量、偏正的碳酸盐δ^18O、δ^13C值指示抚仙湖一度出现低于现代湖面约30 m左右的低水位,可能记录了抚仙湖流域极端的干旱时期,在2.2~2.0 cal.ka B.P.期间抚仙湖水位经历了快速升高的变化事件,期间湖水�
李婷张虎才蔡萌常凤琴胡京九段立曾张龙吴张扬
关键词:方解石环境变化碳酸盐
程海水质参数季节变化特征与空间异质性被引量:3
2017年
本文以2015年10月、2016年3月、2016年5月和2016年7月对程海的四次垂直剖面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探讨温度、叶绿素、pH值和溶解氧等参数的变化特征,发现冬春季程海处于混合期,水质稳定,但在夏秋季水温发生分层后,叶绿素含量和pH值随着温跃层的上下移动而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随温度升高,溶解氧分层位置高于温跃层,导致溶解氧含量极低的水体厚度增加,加剧了底层沉积物中的营养盐释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加剧和蓝藻水华爆发,对水安全造成威胁。由于程海整个湖盆北深南浅并受风浪扰动影响,使得南部湖区全年表层水温均低于北部湖区,导致整个湖区水生植物量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程海南部湖区水质优于北部湖区,表现出了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建议加强水质监测、掌握其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搞清营养物质成分来源及湖泊自循环过程,采取科学措施,防止水质持续恶化。
路志明张虎才常凤琴段立曾李华勇毕荣鑫吴汉赵帅营张扬
关键词:水质参数气温风浪扰动季节性空间异质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