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新梅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糖尿
  • 6篇糖尿病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3篇病变
  • 2篇丹参
  • 2篇丹参滴丸
  • 2篇滴丸
  • 2篇视网膜
  • 2篇视网膜病
  • 2篇视网膜病变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复方丹参
  • 2篇复方丹参滴丸
  • 1篇血清
  • 1篇血糖
  • 1篇血糖控制

机构

  • 6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6篇方新梅
  • 5篇王翯
  • 4篇张云良
  • 2篇程晓东
  • 2篇张浩
  • 1篇李立琴
  • 1篇杨菊红
  • 1篇高大运
  • 1篇侯明辉
  • 1篇常文龙
  • 1篇李宝新

传媒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60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糖尿病基础治疗+甲钴胺+复方丹参滴丸)和对照组(糖尿病基础治疗+甲钴胺),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神经传导速度、甲皱微循环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两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甲皱微循环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改善DPN血瘀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从而起到良好治疗作用。
程晓东方新梅王翯李立琴高大运张云良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丹参神经传导
血清硫氧还蛋白和白脂素在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背景目前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公共健康问题,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尽早进行干预可以显著降低T2DM的发病风险,因此有必要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识别,并寻找评估可预警糖尿病前期的客观性指标。目的 分析血清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和白脂素(asprosin,Asp)在糖尿病前期和T2DM患者中水平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一科门诊就诊的15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空腹血糖受损者51例(IFG组),糖耐量减低者54例(IGT组),T2DM患者50例(DM组),同期42例正常糖耐量者作为对照组(NGT组),均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各组之间相关指标差异;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RX和Asp的水平;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血清TRX和Asp的相关因素。结果 NGT组、IFG组、IGT组、DM组间血清TRX浓度依次降低[(5.01±0.71) ng/m L,(4.59±0.78) ng/m L,(4.24±0.71) ng/m L,(3.90±1.00) ng/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Asp浓度依次升高[(4.05±0.75) ng/m L,(4.71±1.10) ng/m L,(5.37±1.63) ng/m L,(6.27±0.76) ng/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RX浓度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静脉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葡萄糖耐量120 min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P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Asp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P均<0.01);血清Asp与SBP、TC、TG、FBG、PBG、Hb A1c、FINS及HOMA-IR呈正相关,与血清TRX呈负相关(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FINS、HOMA-IR、Asp�
胡雅楠李苗李宝新方新梅方新梅赵聪聪常文龙张云良
关键词:血清硫氧还蛋白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微小核糖核酸764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途径参与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7641(miR-764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途径参与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CEC)的损伤。方法HRCEC分为正常对照(NC)组、高糖(HG)组、高糖+抑制剂无关RNA序列(inhibitor NC)组(HG+siNC组)、高糖+miR-7641抑制剂(miR-7641 inhibitor)组(HG+miR-7641 siRNA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RT-PCR法检测miR-7641表达,ELISA法检测SIRT1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G、HG+siNC、HG+miR-7641siRNA组细胞凋亡率、miR-7641表达升高(P<0.05),细胞活力、SIRT1表达降低(P<0.05)。HG+miR-7641siRNA组细胞凋亡、miR-7641表达低于HG、HG+siNC组(P<0.05),细胞活力、SIRT1表达高于HG、HG+siNC组(P<0.05)。结论miR-7641可能通过靶向降解SIRT1参与DM环境下HRCEC损伤,影响HRCEC增殖及凋亡,参与DR的发生发展。
张浩方新梅张玛丽王翯张云良杨菊红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的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在强化降糖、降压、降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尿白蛋白排泄率数值均明显下降(P<0.05);试验组中2型糖尿病肾病Ⅴ期较Ⅳ期患者、Ⅳ期较Ⅲ期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有显著作用,且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Ⅲ~Ⅴ期患者分期越高改善越明显。
王翯程晓东侯明辉张丽华方新梅张云良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复方丹参滴丸肾功能
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中的联合应用及对血清NGAL、MCP-1、mAlb水平的影响
2024年
探讨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作用。选择2022年1~10月本院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予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62例,予以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两组疗效性、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糖相关指标[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2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指标[BUN(尿素氮)、Scr(血肌酐)]、肾损伤指标[NGAL、MCP-1、mAlb、24 h UP(24 h尿蛋白定量)]、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bR(红细胞C3b受体)花环形成百分率、RBC-I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百分率、CD35阳性RBC(红细胞)百分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5.16%vs 75.81%,P<0.05);指标中NGAL、MCP-1、FPG、2hPG、HbA1c、BUN、Scr、24 h UP、mAlb水平两组经治疗后均下降,其中观察组上述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RBC-ICR花环百分率低于对照组,而RBC-C3bR花环百分率、CD35阳性RBC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9.68%vs对照组6.45%,P>0.05)。利拉鲁肽、达格列净、二甲双胍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糖水平,减轻肾损害,调节机体免疫,并具备一定用药安全性。
葛欣联王翯提素芳王璐阳方新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利拉鲁肽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外周血miR-3197、miR-2116-5p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相关标志物,分析循环miR-3197、miR-2116-5p在血糖控制达标的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D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未有DR的T2DM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通过μParaflo^(TM)MicroRNA微阵列法检测两组患者miRNA的表达水平,并采用逆转录定量PCR(RT-qPCR)技术进行验证。通过Spearman法和Pearson法分析DR患者血清miR-3197和miR-2116-5p水平与DR及各血液指标的相关性,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循环miR-3197和miR-2116-5p单项检测以及两项联合检测诊断DR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其诊断价值。结果DR组患者的GA、FPG、UACR以及HbA1c指标高于非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BMI、糖尿病病程、TC、Cr、HDL、LDL、TG以及BUN方面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μParaflo^(TM)MicroRNA微阵列检测到73种miRNA在DR病例中差异表达,其中miR-3197和miR-2116-5p在DR患者中的含量显著高于非DR患者,且与RT-qPCR分析验证结果一致。DR组患者血清miR-3197和miR-2116-5p水平分别与DR、GA、FPG、UACR以及HbA_(1c)呈正相关(均为P<0.001)。通过ROC曲线评估循环miR-3197和miR-2116-5p对DR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miR-3197和miR-2116-5p的AUC分别为0.903和0.875,miR-3197和miR-2116-5p联合检测的AUC为0.976,显著大于单项检测。结论循环miR-3197和miR-2116-5p在DR患者中显著上调,与DR病情严重程度及多种DR相关指标密切相关,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二者联合检测对DR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提示miR-3197和miR-2116-5p联合检测可能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张浩方新梅张玛丽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