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丹阳

作品数:1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银屑病患者
  • 1篇群结构
  • 1篇菌群
  • 1篇菌群结构
  • 1篇颊部
  • 1篇RRNA

机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作者

  • 1篇郑兰艳
  • 1篇徐梦雅
  • 1篇宋丹阳

传媒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银屑病患者咽颊部菌群结构组成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索银屑病患者咽颊部口腔微生物的组成变化与银屑病的发病以及疾病进展的关系,为银屑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集临床上经过严格筛选的15例银屑病患者(试验组)和1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咽颊部黏膜样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后的DNA样本进行16SrR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Illumina测序)。测序结果与Greengenes Database进行比对,通过生物信息学、医学统计学分析银屑病患者咽颊部口腔微生物结构组成与正常人的差异。结果在菌群门的水平上,试验组中厚壁菌门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其余拟杆菌门、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梭杆菌门也依次占有一定比例;对照组中厚壁菌门在数量上同样占有绝对优势,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等也占有不小的比例。虽然在相对丰度上银屑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有区别,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菌群属的水平上,试验组患者中颗粒链球菌与梭杆菌占有明显的相对丰度,对照组则以颗粒链球菌、巨型球菌、Bulleidia、Parvimonas、梭杆菌为主。两组菌群在构成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区别。另外,在银屑病患者的咽颊部菌群中颗粒链球菌、梭杆菌和Bulleidia的相对丰度有所升高,而Oribacterium与产线菌(Filifactor)则明显降低,与健康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0,P<0.05;t=2.0875,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与健康正常人咽颊部微生物组成结构在属水平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咽颊部微生物在银屑病的发病以及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崔梦舸宋丹阳徐梦雅郑兰艳
关键词:银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