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晓慧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再灌注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脑缺血
  • 3篇灌注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脑缺血再灌注...
  • 2篇黄芪注射
  • 2篇黄芪注射液
  • 2篇红花
  • 2篇红花注射液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脑源性

机构

  • 3篇暨南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段晓慧
  • 2篇郭棱棱
  • 2篇赖真
  • 1篇李秋云

传媒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BDNF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黄芪加红花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来探讨黄芪加红花注射液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红花组、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组,各组术前12 h与30 min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时注射生理盐水。术后每隔12 h注射等量药物或生理盐水直到最后一批大鼠被处死为止;采用线栓法阻断SD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48 h对其神经系统体征进行客观评分后断头处死。行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改变;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DNF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48 h蛋白的表达,在光镜下分别计数其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法组均有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神经损伤症状的作用(P<0.05);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病理损伤;能够促进BDNF阳性细胞在各时间点的表达(P<0.05);各治法组间比较,以黄芪加红花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BDNF的上调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优于红花治疗组与黄芪治疗组。
段晓慧潘晓明郭棱棱赖真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红花注射液脑缺血再灌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黄芪对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黄芪是一味广泛用于中风治疗的中草药,近年来对其脑缺血及脑缺血后再灌注的脑保护机制做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包括改善血液流变学,抗氧化,降低NO与NOS的活性,减少炎症细胞的集聚及免疫损伤及细胞凋亡等。本文作者就其近几年的实验研究做一综述。
段晓慧潘晓明赖真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NT-3的影响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组、红花组、黄芪加红花组,各给药组术前12h与30min分别腹腔注射相应药物,术后每隔12h注射等量药物直到最后一批大鼠被处死为止,假手术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线栓法阻断SD大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在缺血再灌注6、12、24、48h对其神经系统体征进行客观评分后断头处死。行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脑组织病理学形态的改变;并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6、12、24、48hNT-3蛋白的表达,在光镜下分别计数其阳性细胞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均有显著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神经损伤症状的作用;能够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时的病理损伤;能够促进NT-3阳性细胞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各给药组间比较,以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更显著。结论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NT-3的上调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黄芪注射液加红花注射液组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优于红花治疗组与黄芪治疗组。
段晓慧李秋云郭棱棱潘晓明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黄芪注射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