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少武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金融
  • 1篇贷款
  • 1篇贷款研究
  • 1篇抵押
  • 1篇抵押贷款
  • 1篇演进
  • 1篇演进规律
  • 1篇依附
  • 1篇三权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土地承包经营...
  • 1篇农村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农村土地承包...
  • 1篇破解
  • 1篇普惠
  • 1篇普惠金融

机构

  • 5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大学

作者

  • 5篇李少武
  • 2篇张衔
  • 1篇张尊帅

传媒

  • 1篇中国市场
  • 1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广东蚕业
  • 1篇财会月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家庭农场发展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家庭农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现阶段家庭农场既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较强的竞争力,也面临产品选择困难、生产成本高、生产资金短缺和科技运用能力不足等问题,亟需通过创新提质增效,国家财政支持和金融扶持,助力家庭农场发挥应有作用。
李少武
关键词:家庭农场
“一带一路”与破解“中心-外围”依附模式被引量:3
2023年
变革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中心-外围”依附理论根植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揭示和批判了“中心国”通过技术优势、贸易优势、金融优势、国际援助和利益绑定等,持续攫取“外围国”剩余并阻碍“外围国”发展,以及由此形成的“外围”依附“中心”的世界格局。伴随着社会主义中国快速和平崛起,中国由“外围”向“中心”位移,改变了“中心-外围”依附理论下资本剥削的逻辑设定,以及“国强必霸”和新旧殖民体系的历史设定。在“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中,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技术、贸易、金融和国际援助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实现共同发展,为破解“中心-外围”依附模式,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改革国际治理体系贡献具有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
张衔李少武
关键词:中心-外围依附一带一路全球治理
工商资本投资粮食生产的形势研判及政策选择
2017年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在粮食生产中,应建立财政投入主导下包括社会资金在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粮食种植并非工商资本的主营业务,家庭规模经营才是粮食生产的最佳方式。工商资本应充分发挥资本的生产要素优势,在粮食全产业链中良种供应、社会化服务、加工销售、品牌建设等方面提供支持,让农民共享增值收益。这对于优化农业要素资源配置,提升农业发展新动能,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张尊帅李少武
关键词:工商资本粮食生产
供应链金融演进:阶段性特征和规律性趋势被引量:5
2021年
现有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特定阶段的供应链金融,忽略了其演进特征和规律。在不同演进阶段(核心企业主导型供应链金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分别依托准一体化组织、平台型组织、网格组织,呈现出信誉链、信息链、价值链的阶段性特征,并在要素、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等方面表现出规律性的演进趋势。只有不断推进供应链金融创新,激发不同类型供应链金融的市场竞争并强化监管,才能使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少武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演进规律
三权分置改革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研究被引量:17
2019年
在三权分置改革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兼顾效率和公平,兼有金融性和普惠性,是金融支农惠农和农村金融扶贫的新方式,是当前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有力补充。不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在抵押物价值评估和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和变现、地方政府支持等方面存在不足,抑制了其充分发挥金融性和普惠性功能。只有合理界定和发挥市场和政府作用,以精准识别和分类施策的方式评估和确认抵押物价值,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再流转体系,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立农民、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金融机构风险转移机制等,才能充分释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融性和普惠性潜能,促进农村经济和金融快速普惠发展。
李少武张衔
关键词:普惠金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