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政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活性炭
  • 2篇试制
  • 2篇污水
  • 2篇机舱
  • 2篇含油
  • 2篇含油污水
  • 2篇船舶
  • 2篇船舶机舱
  • 1篇石墨
  • 1篇膨胀石墨
  • 1篇密度泛函
  • 1篇密度泛函理论
  • 1篇孔径
  • 1篇孔径分布
  • 1篇基于密度
  • 1篇泛函
  • 1篇泛函理论
  • 1篇

机构

  • 3篇集美大学

作者

  • 3篇郑青榕
  • 3篇唐政
  • 2篇李松
  • 1篇陈武
  • 1篇朱子文
  • 1篇廖海峰
  • 1篇王泽浩

传媒

  • 1篇化工学报
  • 1篇船舶工程
  • 1篇集美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活性炭孔径分布改进算法被引量:5
2017年
为提高非定域密度泛函理论(NLDFT)预测活性炭孔径分布(PSD)的精度,考虑了活性炭孔壁面晶体粗糙度对结果的影响。在传统NLDFT基础上,结合吸附壁面碳原子的密度分布,推导出改进NLDFT,预测了氩在光滑及具粗糙碳晶体表面的吸附平衡,并根据87.3 K、氩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数据,在由两种NLDFT确定了不同孔径的理论等温线核后,由寻优函数确定活性炭在0.35~12 nm区间的PSD。结果表明,以改进的NLDFT预测活性炭的PSD时,确定的活性炭孔径呈连续分布,预测平衡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传统NLDFT确定的孔径在1 nm处出现断点,最大的预测相对误差范围达45%。改进NLDFT能较准确预测氩在具有粗糙晶体碳表面活性炭的PSD。
朱子文郑青榕陈武王泽浩唐政
关键词:活性炭密度泛函理论
船舶机舱含油污水用膨胀石墨/活性炭复合吸附剂试制被引量:5
2017年
以蔗糖为碳源,以磷酸为活化剂,在浸渍比(磷酸质量/蔗糖质量)2.5、活化温度550℃下制备活性炭,在膨化温度900℃和膨化时间25s下制备膨胀石墨,复合膨胀石墨/活性炭吸附剂,并测试膨胀石墨密度0.02g/cm3~0.05g/cm3、乳化油流率0.07mL/s~0.6mL/s、吸附柱高度10mm~30mm时的吸油效果。结果表明:在吸附柱高度20mm、乳化油流率小于0.4mL/s时,0.1‰的乳化油经膨胀石墨成型密度为0.03g/cm3的复合吸附剂过滤后的含油量可低于0.005‰;膨胀石墨成型密度0.03g/cm3、乳化油流率0.4mL/s时,吸附柱高度20mm的处理污水含油量小于0.015‰的总处理量为10.35L,即单位体积吸附剂的乳化油处理量为0.3255L/cm3。因此,应根据船舶机舱油水分离器的技术要求,优化复合吸附剂含油污水处理流程。
唐政郑青榕李松廖海峰
关键词:船舶含油污水膨胀石墨活性炭
船舶机舱含油污水用活性炭试制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开发适用于船舶机舱含油污水处理用的吸附剂,研究了以酚醛树脂为碳源、氢氧化钾为活化剂和以蔗糖为碳源、磷酸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的工艺。通过单因素优化法,对比了剂料比(氢氧化钾质量/酚醛树脂质量、磷酸质量/蔗糖质量)、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变化对制备试样乳化油动态吸附性能和静态吸附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料比和活化温度分别取4∶1和2.5∶1、650℃和550℃时,经2 h活化,制备试样的比表面积和中孔容积比率分别为1402 m^2/g和1005 m^2/g、76.4%和64.7%,对乳化油的最大吸附量约71.1 mg/g和57.6 mg/g。由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更适用于船舶机舱含油污水的处理。
唐政郑青榕李松
关键词:船舶含油污水活性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