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帆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化学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原位
  • 1篇质谱
  • 1篇质谱法
  • 1篇水化学
  • 1篇水文地球
  • 1篇水文地球化学
  • 1篇陶瓷
  • 1篇陶瓷样品
  • 1篇自由基
  • 1篇羟自由基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周帆
  • 1篇胡圣虹
  • 1篇袁松虎
  • 1篇柴辛娜
  • 1篇胡兆初
  • 1篇李明
  • 1篇罗涛
  • 1篇朱健
  • 1篇张鹏

传媒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球科学(中...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地下水化学组成对Fe^(2+)氧化产生羟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羟自由基(·OH)是自然环境中氧化活性最强的物种,对物质转化具有重要影响.前期研究发现地下水接触O2可产生·OH,其中Fe^(2+)氧化起主导作用,但地下水化学组成对Fe^(2+)氧化产生·OH的影响尚不清楚.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探究了地下水中常见组分(Ca^(2+)、Mg^(2+)、腐殖酸(HA)和磷酸根)对Fe^(2+)氧化产生·OH的影响.结果表明,pH 6.5时0.357mM Fe^(2+)在5h内氧化完全,产生约1.8μM的·OH;Ca^(2+)(1~6mM)、Mg^(2+)(1~4mM)对Fe^(2+)氧化和·OH产生无明显影响;HA(10~30mg/L)促进Fe^(2+)氧化和·OH产生,促进效果随pH降低而增强;磷酸根(0.01~0.03mM)抑制Fe^(2+)氧化,对·OH产生的影响为先抑制后促进.
周帆朱健张鹏袁松虎
关键词: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
非破坏性开放式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原位测定大尺寸陶瓷样品主微量元素组成被引量:2
2021年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通常采用体积固定的封闭剥蚀池,大尺寸样品要经过切割或破碎,能够放入剥蚀池后才可以再进行LA-ICP-MS分析,因此,这种常规密闭式LA-ICP-MS难以应用于无法破碎的珍稀大尺寸样品分析。为实现大尺寸样品的非破坏性微区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本文基于自行设计的开放式样品采集口,结合气体交换装置,建立了开放式LA-ICP-MS分析方法,以大尺寸陶瓷圆盘样品为例,实现了其未经破碎即可直接在敞开的空气环境中进行微区原位主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最佳气流速下的氦气作为屏蔽气,在开放式样品采集口周围形成屏障,将激光剥蚀点与空气隔开,同时激光剥蚀产生的分析物气溶胶被屏蔽气聚拢并携带,在样品采集口负压的作用下进入传输管路,通过气体交换装置,高纯氩气置换掉气溶胶中混入的空气,最后进入等离子体质谱被检测。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大尺寸陶瓷样品破碎后对开放式LA-ICP-MS分析点邻近区域进行常规密闭式LA-ICP-MS分析,两种方法所检测的51个元素中大部分元素相对误差小于10%,仅部分元素(如磷铍钪钇镧钐铕镝铪钨等)因含量极低相对误差高于20%,显示开放式LA-ICP-MS法具有较好的分析准确度,适用于对大尺寸样品的非破坏性微区原位主微量元素分析。
周帆周帆李明柴辛娜胡兆初罗涛
关键词:非破坏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