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波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填埋
  • 3篇填埋场
  • 3篇垃圾
  • 3篇垃圾填埋
  • 3篇垃圾填埋场
  • 2篇时空分布特征
  • 2篇粒径
  • 2篇粒径分布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气溶胶
  • 1篇空气微生物
  • 1篇空气真菌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夏立江
  • 3篇张婧
  • 3篇杜文利
  • 3篇于波
  • 2篇张春荣
  • 2篇宫小燕
  • 2篇纪思思

传媒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被引量:8
2009年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布均为第Ⅰ级(>8.2μm)最高,填埋区空气细菌粒径呈偏态分布,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在第Ⅳ级和第Ⅲ级出现第2个峰值。携带细菌的可吸入微粒在渗滤液处理区比例最大。空气真菌与放线菌均在第Ⅳ级分布最高,携带真菌和放线菌的可吸入粒子的比例显著大于细菌(P<0.05)。填埋区不同作业时段空气微生物粒径在各级分布比例基本一致。填埋区细菌气溶胶中值直径为5.7μm,渗滤液处理区为3.7μm,生活区为5.3μm,显著大于真菌气溶胶和放线菌气溶胶的中值直径(P<0.05)。
张婧夏立江杜文利张春荣宫小燕纪思思于波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
垃圾填埋场空气真菌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
2009年
为了解垃圾填埋场空气真菌的群落结构和浓度、粒径的时空分布,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无孢菌外,共出现了15属空气真菌.优势菌属依次为枝孢属(Cladosporium)、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无孢菌群(Non-sporing).填埋区和渗滤液处理区空气真菌浓度约为1 750 CFU.m-3,明显高于生活区(p〈0.05).2006年4月~2007年1月空气真菌浓度变化曲线呈双峰型,2个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和9~10月,浓度可达5 000 CFU.m-3以上.填埋区4~7月空气真菌09:00~11:00的浓度低于15:00~16:00,在8月~次年1月趋势相反.空气真菌粒子在Ⅲ~Ⅴ级约占总数的75%.填埋区和渗滤液处理区的空气真菌中值直径均为2.9μm,生活区为2.8μm,3个功能区空气真菌的中值直径没有差异(p〉0.05).
张婧夏立江杜文利王进安张春荣纪思思于波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空气真菌群落结构粒径分布
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13
2009年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及变动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浓度分布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填埋区空气微生物浓度达到6000CFU·m-3以上,生活区约为3500CFU·m-3,填埋区空气微生物浓度显著高于生活区(P<0.05)。填埋区不同时段空气微生物浓度不相同,呈4—7月份9:00—11:00浓度低于15:00—16:00,而8、9月份以后9:00—11:00浓度高于15:00—16:00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006年4月—2007年1月空气微生物总浓度变化曲线呈双峰型,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5月和9—11月。填埋场环境温度对空气微生物浓度的影响大于湿度。
张婧夏立江杜文利宫小燕于波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