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方洁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因子
  • 1篇血液灌注
  • 1篇抑制素
  • 1篇渗透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肿瘤
  • 1篇肿瘤血管
  • 1篇肿瘤血管生成
  • 1篇瘤血管
  • 1篇内皮
  • 1篇内皮抑制素
  • 1篇抗血管生成
  • 1篇抗血管生成因...
  • 1篇抗肿瘤
  • 1篇抗肿瘤血管
  • 1篇抗肿瘤血管生...
  • 1篇抗肿瘤血管生...
  • 1篇值模拟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篇张洪一
  • 1篇蔡彦
  • 1篇曹金凤
  • 1篇许世雄
  • 1篇周瑜
  • 1篇刘方洁

传媒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中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血液灌注数值模拟初探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在抗血管生成因子——内皮抑制素(ES)作用下,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肿瘤血管渗透率变化对血液灌注的影响。方法数值模拟在ES作用下肿瘤血管正常化期过程中的血液灌注。设血液为不可压缩牛顿流体,肿瘤内间质流动遵循Darcy定律,管内流量用扩展的Poiseuille定律,跨壁流量采用Starling定律,以肿瘤血管渗透率表征血管正常化期肿瘤血管的变化。用差分迭代法数值计算肿瘤血液灌注组织间质压强。结果在ES作用下出现的"血管正常化窗口期",肿瘤毛细血管渗透率将下降,肿瘤组织间质高压降低,在肿瘤血管渗透率和正常血管一致时,肿瘤组织间质压强明显下降,压强梯度上升。此后肿瘤毛细血管渗透率上升,肿瘤组织间质压强又增高,压力梯度下降。结论ES不仅抑制了肿瘤血管生成,而且随肿瘤血管渗透率的变化,在"血管正常化窗口期"改善了肿瘤血液动力学环境,有利于其他治疗肿瘤药物的输运。抗肿瘤血管生成与其他方法联合可望有较好的疗效。
刘方洁蔡彦许世雄LONG Quan张洪一曹金凤周瑜
关键词:肿瘤抗血管生成因子内皮抑制素渗透率血液灌注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