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博

作品数:7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水利工程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流域
  • 3篇GIS
  • 2篇山洪
  • 2篇水文
  • 2篇水文模型
  • 2篇小流域
  • 2篇河流域
  • 1篇氮量
  • 1篇氮用量
  • 1篇冻融
  • 1篇冻融期
  • 1篇遥感
  • 1篇易损性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服务
  • 1篇生态服务价值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水系
  • 1篇土地利用
  • 1篇迁移

机构

  • 7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山西省水文水...

作者

  • 7篇吴博
  • 5篇郑秀清
  • 4篇刘姗姗
  • 2篇刘萍
  • 2篇陈军锋
  • 1篇王旭兆
  • 1篇陈彦平
  • 1篇秦作栋
  • 1篇臧红飞
  • 1篇张青
  • 1篇陈攀
  • 1篇李栋
  • 1篇程文飞
  • 1篇肖楠

传媒

  • 4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HEC-RAS和GIS的小东川河流域沿河村落山洪淹没范围确定被引量:20
2016年
模拟预测山西省吕梁市小东川河流域的山洪淹没范围,可为山区小流域防洪减灾、水利工程建设、山洪预警和人员转移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利用河流分析系统(HEC-RAS)模型计算山洪水位—流量关系,并与GIS相结合绘制出洪泛区范围,最终实现吕梁市小东川河流域五年一遇、二十年一遇和百年一遇的洪水淹没范围的二维可视化。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操作便捷,模拟效果较好,模拟结果满足防洪规划要求,为山区小流域山洪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吴博王旭兆臧红飞王建云
关键词:HEC-RASGIS山洪小流域
季节性冻融期不同水氮量组合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特征
2017年
以季节性冻融期系列田间试验资料为基础,探求不同水肥耦合下非饱和冻融土壤介质中含水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封冻前N_0W_0含水率较灌水地块低。快速冻结阶段水分运移主要受冻结作用形成的附加基质势驱动,土壤聚墒区为20~50 cm,N_(500)W_(750)和N_(300)W_(375)处理峰值聚墒量高于其他处理。稳定冻结期土壤聚墒区范围延伸至60 cm处,含水率峰值下移至50 cm,由大到小为:N_(300)W_(750)、N_(300)W_(375)、N_(500)W_(750)、N_0W_0、N_(500)W_(375)、N_(100)W_(750)、N_(100)W_(375)。解冻后N_(300)和N_(500)地块0~60 cm土层略高于自然储水量;封冻前后表土层(0~20 cm)灌溉效应衰减随深度增加而延迟。N_(500)W_(750)和N_(300)W_(375)地块10~20 cm冻结含水峰值呈现时间比N_0W_0提前7 d。灌水后30~40 cm含水率峰值高于N_0W_0,冻结聚墒峰值出现时间随肥量的增加而缩短,消融期N_(500)W_(750)和N_(300)W_(375)处理对水分的吸持作用更强。N_(300)W_(750)和N_(300)W_(375)处理50~60 cm的含水率峰值较高,消融期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2.00%和0.9%。冻融期各处理土壤含水率与N_0W_0绝对关联度整体随深度增加而减小,说明水氮量组合对冻融期0~60 cm含水率时程动态的影响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刘姗姗郑秀清吴博
关键词:含水率
HEC-HMS水文模型在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以山西石楼县义牒河流域为例被引量:5
2017年
利用HEC-HMS水文模型及Arc GIS平台,对分辨率为30 m的DEM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和数字流域的提取,并将义牒河流域划分为17个子流域,结合对应的土地利用及土壤类型数据,生成水文模型的基本计算单元,对该流域的降雨径流过程进行了模拟。由于研究区下垫面条件复杂,为了分析不同产汇流方法对洪水的影响,采用2种模拟方案。方案一产流计算选用初损稳渗法、径流计算选用运动波法、河道洪水演算选用马斯京根法;方案二产流计算选用SCS曲线法、径流计算选用SCS单位线法、河道洪水演算选用马斯京根法。结果显示:方案一洪峰合格率为88.9%,DC均值为0.773,洪峰出现时差为10 min;方案二的洪峰合格率为89.9%,DC均值为0.838,洪峰出现时差为8 min。从DC均值、洪峰数值、洪峰出现时差的角度说明该水文模型在义牒河流域的适用性较好。
吴博郑秀清刘姗姗张宇
关键词:水文模型GIS小流域
基于RS的水系岸带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为探明垣曲县两条主要河流亳清河和沇河水系岸带土地利用景观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基于MapGIS 10遥感平台,选取垣曲县2007、2014年6月两期影像数据,设置了亳清河和沇河0-150、150-300、300-500m的岸线缓冲带,通过计算对比分析了7年间垣曲县水系带土地利用景观的时空格局变化,并估算了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7年间亳清河和沇河均表现为耕地和未利用山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两河岸带的建设用地分别增加了638.0、295.4hm2;亳清河和沇河生态环境变化导致其生态服务价值分别降低了23.89%、18.78%。该结论可为半干旱气候区季节性河流水系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
刘萍郑秀清吴博郝铭佟张青秦作栋
关键词:遥感土地利用生态服务价值
HEC-HMS水文模型在圪洞流域洪水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随着3S技术的发展,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的应用和研究已成为现代水文模型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将流域性洪水模拟系统(HEC-HMS)应用于山西省吕梁市三川河一级支流—北川河上游圪洞水文站控制流域,利用圪洞水文站2005~2014年的实测资料进行洪水模拟,并分析了参数敏感性。其中产流计算选用Green and Ampt损失法、直接径流计算选用SCS单位线法、河道洪水演进选用Muskingum法,地下径流计算选用消退基流法。模拟结果显示,洪峰流量合格率为80%,洪量的合格率为90%,DC均值为0.71,洪峰出现时差均值为0.69h;模型参数中树冠截流量、地表截流量、土壤稳定下渗率、流域滞时及蓄量常数等较为敏感,而土壤湿润锋吸力和土壤饱和含水率等参数相对不敏感。研究结果表明HEC-HMS模型在我国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为北方干旱半干旱黄土丘陵地区防洪预警提供依据。
程文飞陈军锋吴博刘萍陈攀陈彦平
关键词:水文模型洪水模拟
水氮用量组合对冻融期土壤相变区硝态氮迁移与累积的影响
2017年
为了研究冻融期水氮用量对土壤硝态氮迁移及累积的影响,设置了两个灌水量(375、750 m^3·hm^(-2))、三个施肥水平(100、300 kg·hm^(-2)和500 kg·hm^(-2))组成6种水氮组合,进行田间冬灌试验。结果表明,水氮处理显著增加了相变区(0~60 cm)土壤硝态氮水平,各处理下硝态氮累积量差异显著。未冻期和冻结期0~6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水、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消融期硝态氮累积量随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冻结前、后期土壤剖面聚氮区(特指硝态氮)由0~30 cm逐渐下移至30~60 cm。硝态氮向相变区的迁移量随水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态势,在N500下迁移趋势更明显。封冻前0~30 cm土壤硝态氮的相对累积量随灌水量增加而降低,30~60 cm土层则增加。冻结期,随施氮量的增加,0~30 cm土层硝态氮相对累积量增加,30~60 cm土层则降低。消融期0~30 cm土层硝态氮相对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减少,而30~60 cm土层则呈现相反规律。
刘姗姗郑秀清陈军锋吴博
关键词:硝态氮迁移
基于AHP和GIS的吕梁地区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区划被引量:14
2017年
为准确评价山西省吕梁地区石楼县的山洪灾害风险,从山洪灾害的形成条件和流域基本情况出发,选取降雨、地形、河流水系和历史洪水四个因子为危险性评价指标;选取人口密度、耕地面积百分比和单位面积生产总值三个因子为易损性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依托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得到石楼县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布图、石楼县山洪灾害易损性分布图以及石楼县山洪灾害风险分布图。结果表明,石楼县山洪灾害风险系数最小值为0.002,最大值为0.568。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和高风险等级面积占全县面积比例分别为18.21%、26.33%、26.08%、29.38%。分析结果可为同类小流域的山洪灾害风险区划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关部门防洪减灾提供依据。
李栋吴博郑秀清刘姗姗肖楠
关键词:山洪AHPGIS危险性易损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