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向华

作品数:1 被引量:2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盆地
  • 1篇泌阳凹陷
  • 1篇南襄盆地
  • 1篇凹陷
  • 1篇成藏
  • 1篇成藏模式
  • 1篇成藏作用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1篇林社卿
  • 1篇朱又红
  • 1篇秦伟军
  • 1篇金晓辉
  • 1篇程哲
  • 1篇徐向华

传媒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年份

  • 1篇200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油气成藏作用及成藏模式被引量:25
2005年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发育有岩性、背斜和断块3类油气藏。对于自生自储型的岩性油气藏来讲,上翘尖灭砂体与鼻状构造背景的构造等高线近于正交,形成了大面积砂岩上翘尖灭或侧缘上翘尖灭岩性油气藏。此类油气藏大体有3期油气充注,但以中晚期充注为主。背斜油气藏油源为核桃园组二、三段烃源岩的混源,油气先后沿层状砂体向下二门背斜运移并聚集成藏。廖庄组沉积末期是古背斜+岩性油藏形成期;上寺组沉积末期的断裂活动改造了早期油气藏,并形成了新的断层+岩性油气藏。北部斜坡因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活动形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复杂断鼻、断块圈闭。此类油气藏油气源自南部的深凹,廖庄组沉积前由深凹向北作侧向运移,廖庄组沉积后经断层向浅层运移,具有晚期成藏的特征。预测凹陷南部断裂陡坡带是岩性油藏的有利地区,东部是寻找背斜油藏的有利地区,北部斜坡带是断块油藏的有利地区。
秦伟军林社卿程哲金晓辉徐向华朱又红
关键词:成藏作用成藏模式南襄盆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