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仁义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1篇低度
  • 1篇低度恶性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肿瘤
  • 1篇四肢
  • 1篇肿瘤
  • 1篇组织肿瘤
  • 1篇危险区
  • 1篇恶性

机构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篇李开华
  • 2篇张杏泉
  • 2篇王民政
  • 2篇范清宇
  • 2篇蔡平
  • 2篇陈刚
  • 2篇方仁义
  • 1篇刘军

传媒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危险区骨骼肌肉系统肿瘤的外科治疗
2012年
目的:介绍一种安全处理危险区骨骼肌肉系统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骶2脊索瘤先施行前路经腹结扎双侧髂内动脉,然后再切除肿瘤,可减少出血。对腹股沟区或腘窝区较大肿瘤与股、腘大血管及神经紧密粘连者,先从肿瘤远近端血管、神经正常部分解剖出血管神经,再向病变区解剖,容易完整切除肿瘤。对锁骨上区肿瘤,先截除一段锁骨,然后从肿瘤远近端正常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处,向肿瘤部游离并保护好胸膜,可较安全地切除肿瘤。而对于腓骨头、颈及其周围部肿瘤,先解剖出腓总神经及其各肌支,尽可能保留肌支。结果:11例危险区(紧邻大血管、神经区域)良性或低度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采用先从肿瘤远近端正常血管、神经处游离出神经、血管,再向肿瘤部解剖,均顺利解剖出大血管及神经,并完整切除肿瘤。所有病例无复发,亦无肢体功能障碍。结论:对紧邻重要血管及神经的较大良性或低度恶性骨骼肌肉系统肿瘤,先从正常段血管、神经向肿瘤部解剖游离,既可彻底切除肿瘤,又可避免损伤血管、神经引起肢体功能障碍,是一种较好方法。
张杏泉李开华陈刚刘军蔡平方仁义王民政范清宇
关键词:危险区外科治疗
四肢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总结四肢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经验及教训,以减少复发、提高生存质量。方法:本组共29(男11,女18)例,均为四肢低度恶性肿瘤:纤维肉瘤12例,腱鞘巨细胞瘤8例,高分化脂肪肉瘤6例,高分化平滑肌肉瘤3例。其中16例原发且与皮肤粘连紧密,13例外院或本院术后复发。肿瘤最大12cm×8cm×5cm,最小6cm×4cm×3cm。对其中13例复发及16例与皮肤粘连紧密者,行包括皮肤在内的肿瘤扩大切除、局部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对位于腹股沟区或腘窝区与股、腘大血管及神经紧密粘连者,先从肿瘤远近端3-5cm以上血管、神经正常部分切除,再向病变区解剖、切除肿瘤,血管缺损行血管移植、神经缺损造成的功能障碍一期重建并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29例均获得随访,最长10年,最短6个月,目前全部患者均健在且无复发。行皮瓣修复者均成功,且皮瓣外观良好、厚薄适中,血管移植者,寒冷季节无肢端苍白及怕冷,行肌腱转移一期重建者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四肢软组织低度恶性肿瘤,行扩大切除、皮瓣修复及一期重建是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存质量的较好方法。
张杏泉陈刚李开华蔡平方仁义王民政范清宇
关键词:四肢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