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姗姗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证型
  • 3篇中医
  • 3篇中医证
  • 3篇中医证型
  • 2篇慢性
  • 2篇肝炎
  • 2篇肝脏
  • 2篇肝脏病
  • 2篇肝脏病理
  • 1篇代偿
  • 1篇血脂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硬度值
  • 1篇证候
  • 1篇脂肪
  • 1篇脂肪性
  • 1篇脂肪性肝病

机构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 4篇林姗姗
  • 3篇池晓玲
  • 2篇余挺
  • 1篇黎胜
  • 1篇王嘉豪

传媒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河南中医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中医证型、病理、LSM与细胞免疫的相关性
目的:  观察ALT<2ULN慢性HBV感染者在HBV携带、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型分布、肝脏病理、肝脏硬度值(LSM)及细胞免疫水平的变化特点,初步探讨这部分患者细胞免疫水平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为进...
林姗姗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医证型肝脏病理细胞免疫
文献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医证型与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清生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对249例诊断为NAFLD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湿浊内停、肝郁脾虚、湿热蕴结、痰瘀互结4组间BMI、血压、肝功能、血脂及空腹血糖等方面的差异,探讨NAFLD中医证型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湿浊内停型、肝郁脾虚型ALT、湿热蕴结型、痰瘀互结型BMI逐渐增高。4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值最低者均为湿浊内停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最高者为痰瘀互结组,湿浊内停组的ALT、AST与其他三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血糖方面,湿热蕴结组的空腹血糖(FBG)与其他三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血脂上,湿浊内停组的胆固醇(TC)与肝郁脾虚组、湿热蕴结组及痰瘀互结组比较均有差异;4组间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AFLD患者BMI指数、血压、血生化指标对其中医辨证有一定参考意义,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指标。
刘乐鑫池晓玲林姗姗黎胜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肝功能血脂
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与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273例慢性HBV携带者进行五行体质辨识及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根据病理组织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S)分组,比较各组间五行体质及中医证型的分布差异。结果:慢性HBV携带者不同肝脏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级五行体质的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两两比较,G0、G1组分别与G2+G3组,S0、S1组分别与S2+S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级中医证型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肝脏病理结果提示随着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加重,其五行体质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通过评价慢性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中医证候,能够为间接评价患者肝脏病理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提供一定的依据。
刘乐鑫池晓玲林姗姗王嘉豪余挺陈沿任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病理中医证候
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FibroScan肝脏硬度值与舌象变化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FibroScan肝脏硬度(LSM)值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门诊就诊行FibroScan检查的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运用《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清学资料、舌象及FibroScan检查结果,并进一步分析LSM值与舌象变化的相关性。结果:160例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平均(13.58±9.85)k Pa;舌色上,以黯红舌及黯淡舌(44.4%,36.9%)出现率为高,舌形上,齿痕舌(65.6%)多见。紫黯舌LSM值最高,且大于淡红舌(P<0.05)、黯淡舌(P<0.05)及黯红舌组(P<0.05)。齿痕舌组LSM高于无齿痕组(P<0.05);瘀点/瘀斑舌组及舌下络脉增粗组均高于无瘀点/瘀斑舌组及舌下络脉无增粗组(P<0.05)。结论: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LSM值与舌脉象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紫黯舌、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增粗的患者,LSM值越高,说明肝硬化病情越重,血瘀越重。
刘乐鑫池晓玲林姗姗陈沿任余挺
关键词:肝炎肝硬化FIBROSCAN舌象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