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军
-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固溶制度对1933铝合金自由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和室温拉伸研究固溶制度对1933铝合金自由锻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Al3Zr粒子对晶界的钉扎作用,在470℃以下固溶时,合金的再结晶程度很低(<15%);随着固溶温度升高,再结晶程度逐渐上升;510℃固溶时,合金的再结晶程度显著增大(约为48%);1933铝合金锻件中第二相主要有Al7Cu2Fe相和η相;合金经470℃固溶60min后,η相溶解比较充分,此后随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第二相变化不大;合金的最佳固溶制度为470℃、60min,在此条件下合金具有最好的力学性能。
- 张新明欧军刘胜胆徐敏
- 关键词:固溶再结晶力学性能
- 1050 PS版铝板基中间退火工艺对其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
- 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极化曲线测试仪等手段研究分析了1050 PS版铝板基中间退火工艺对其电解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到优化的中间高温退火及低温退火制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350℃,退火时间为3h和升...
- 徐敏张新明唐建国欧军
- 关键词:中间退火
- 3104铝合金热粗轧板的织构梯度及其对热压缩变形后退火织构演变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采用X-ray衍射和光学显微镜对AA3104铝合金热粗轧板沿厚向的织构和组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粗轧板中存在明显的组织和织构梯度现象;在表层及次表层,剪切织构占主导地位,表现为较强的旋转立方织构R-cube{001}<110>和{112}<110>织构,显微组织以再结晶组织为主;在中心层及过渡层,则以典型的形变织构(即Cu{112}<111>、S{123}<634>和Bs{011}<211>)及热变形流线组织为主;这种沿厚度方向的组织和织构梯度对热变形后再结晶织构也有很大影响,热粗轧板中原始的剪切织构有助于退火后立方织构的形成,而原始中心层的形变织构会促使热变形退火后产生{111}<110>剪切织构和P织构。
- 唐建国张新明徐敏欧军
- 关键词:铝合金织构显微组织
- 时效工艺对1933铝合金锻件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1年
- 采用金相显微镜(OM)、透射电镜(TEM)、慢应变速率拉伸(SSRT)、双悬臂梁实验(DCB)、晶间腐蚀实验和剥落腐蚀实验研究时效工艺对1933铝合金锻件抗应力腐蚀(SCC)、抗晶间腐蚀(IGC)和抗剥落腐蚀(E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T6(120℃,24 h)时效状态下,1933铝合金锻件的应力腐蚀敏感性最强,应力腐蚀临界应力强度因子KISCC仅为8.95 MPa.m1/2。经(110℃,6 h)+(160℃,8 h)和(110℃,12 h)+(170℃,8 h)双级时效后,KISCC分别上升至23.84和27.56 MPa.m1/2,锻件的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提高。而经(110℃,12 h)+(180℃,6 h)时效后,抗应力腐蚀性能的提高伴随着较大幅度的强度损失和塑性损失。锻件在各时效状态下,晶间腐蚀形式为点蚀,具有良好的抗晶间腐蚀性能。同时,锻件具有良好的抗剥落腐蚀性能。T6时效时,锻件的剥蚀等级为EC级;经双级时效后,其剥蚀等级均在EA+级以上。
- 张勇张勇张新明刘胜胆欧军徐敏
- 关键词:抗应力腐蚀性能
- 双级时效对1933铝合金锻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2011年
- 采用电导率测试、常温力学性能测试、慢应变速率拉伸、透射电镜和正交试验等手段,研究双级时效对1933铝合金锻件力学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及微观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T6态相比,通过合适的双级时效制度(110℃/6 h+160℃/8 h或120℃/12 h+160℃/6 h),锻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下降3.8%和1.0%,电导率却提高了19.5%,抗应力腐蚀性能显著提高。双级时效中第2级时效温度是控制锻件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合理的双级时效制度,机体中的沉淀相细小弥散,晶界上的η相粗大且不连续,使得锻件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 张新明欧军刘胜胆徐敏游江海
- 关键词:时效力学性能抗应力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