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红

作品数:1 被引量:50H指数:1
供职机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水热效应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水
  • 1篇热效应
  • 1篇马铃薯
  • 1篇旱地
  • 1篇旱地马铃薯

机构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作者

  • 1篇汤瑛芳
  • 1篇高世铭
  • 1篇张绪成
  • 1篇王亚红

传媒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旱地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0
2013年
在大田条件下,以不同沟垄覆盖种植方式为处理,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和产量等,计算马铃薯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旱作条件下马铃薯不同覆盖种植方式的土壤水热效应及其对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采用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能有效增加马铃薯生育前期地温,苗期日均地温较传统平播(CK)增加了0.5℃~2.23℃,0~100 cm土壤贮水量提高52.8 mm。6月底至7月中旬的伏旱期间,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处理0~25 cm土层日均地温较全地膜覆盖处理降低3.6℃~6.9℃,较CK仅增加0.6℃~0.8℃;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全膜覆盖处理增加6.2~8.3 mm,较CK增加27.3 mm。表明采用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种植,可改善伏旱期间的土壤水热状况,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其它覆盖种植方式分别提高8.39%~58.38%和8.46%~67.97%。因此,高垄膜覆盖沟覆草垄播处理实现了水温对马铃薯生长的协同作用,能显著提高马铃薯对自然降水的利用效率和产量。
汤瑛芳高世铭王亚红张绪成
关键词:旱地马铃薯水热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