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光耀

作品数:5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沙化土地
  • 2篇农户
  • 1篇调查数据
  • 1篇有序PROB...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风险
  • 1篇治理区
  • 1篇沙化
  • 1篇社会系统
  • 1篇生态
  • 1篇生态补偿
  • 1篇土地沙化
  • 1篇农户家庭
  • 1篇农户生活
  • 1篇平视
  • 1篇熵理论
  • 1篇耦合度
  • 1篇县域
  • 1篇满意度
  • 1篇模型分析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4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5篇韦惠兰
  • 5篇王光耀
  • 1篇宗鑫
  • 1篇赵龙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生态经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沙化土地治理区农户生活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甘肃省12县域调查数据被引量:9
2017年
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分析,不仅能衡量农户的实际幸福程度,也间接的测度了农户实际生活的生态环境状况。论文基于甘肃省沙化土地治理区与非治理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在对治理区与非治理区农户生活满意度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治理区农户生活满意度高于非治理区农户生活满意度;在影响因素方面,农户特征中的年龄、健康状况、家庭土地规模和家庭总收入,社会文化资本中的农业类电视节目,环境特征中的沙尘暴次数、绿洲面积变化情况,认知程度中的环境演化趋势等因素对农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
韦惠兰王光耀
关键词:沙化土地治理区有序PROBIT模型
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与经济社会系统耦合模型分析——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被引量:1
2017年
基于耗散结构、熵以及耦合度等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分析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经济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耦合模型。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封禁保护区是典型的耗散结构,需要不断地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理想的状态是建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互为负熵的运行机制;二是可以运用"保护区—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耦合模型,进一步监测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效益。
王光耀王光耀
关键词:熵理论耦合度
生态补偿的复制动态及其进化稳定策略研究——以黄河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区为分析背景被引量:13
2016年
以黄河流域上游青藏高原区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为分析背景,将保护者(破坏者)和受益者(受害者)视作补偿客体和补偿主体利益群体,依托地方政府,引入第三方NGO组织作为"惩罚"和"支付"平台,构建了博弈双方收益矩阵。运用有限理性非对称博弈模型分析了补偿客体和补偿主体的复制动态和进化稳定策略,并借助雅可比矩阵及其迹对均衡点抗扰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三方NGO组织的"双向惩罚"约束机制下,补偿客体和补偿主体之间的非对称博弈系统在关系1下才存在唯一的具有抗扰动的稳定性的均衡点,即(保护,支付),而且补偿客体的长期和短期经济收益(L1和S1)及策略选择在该博弈系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不管博弈双方在该非对称博弈系统中的初始状态处于何种位置,通过第三方NGO组织的"双向惩罚"约束(或刺激)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行为,均可增加博弈双方中的一方或双方向均衡点(保护,支付)调整的比重。
宗鑫赵龙王光耀韦惠兰
关键词:博弈
沙化区农户家庭总收入结构对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基于甘肃12县域数据被引量:1
2017年
论文基于甘肃省12县域沙化区调查的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家庭总收入结构对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认为土地经营收入和个体经营收入对各个生活消费水平的家庭支出影响均显著,且随着家庭生活消费水平的上升相关系数变大。畜牧业收入对生活消费水平低的家庭支出影响显著,工资性收入对中等生活消费水平家庭的支出影响显著,其他经营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影响不显著。
韦惠兰王光耀
关键词:农户分位数回归
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分析——基于环境公平视角被引量:9
2017年
论文根据对甘肃省土地沙化区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探讨土地沙化区农民特征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的关系。从个体特征上讲,受访者性别和婚姻状况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与其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经济特征上讲,农民所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主要体现在土地经营收入的损失上,且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与其家庭年总收入之间的关系呈现倒"U"型趋势;从生态环境特征上讲,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利于降低农民感知的环境灾害风险。通过分析认为农民所承受的环境灾害风险的不公平一定程度上是农民在社会经济领域所受到的不公平的体现,农民对环境不公平的感知在家庭年总收入10万元左右时最明显,环境不公平主要体现在环境灾害风险对土地经营收入的影响上。农民对生态环境治理效果的认知与对环境公平的感知具有一致性。
韦惠兰王光耀
关键词:环境灾害环境公平经济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