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牛支原体感染牛巨噬细胞对线粒体途径介导凋亡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究牛支原体石河子分离株感染牛巨噬细胞(BoMac)能否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影响细胞增殖活力和凋亡。[方法]通过培养基培养及测定颜色变化单位(CCU)绘制牛支原体菌株生长曲线,确定其最高活力的培养时间;使用处于活力最高时的牛支原体以不同感染复数(MOI)和不同感染时间感染牛巨噬细胞,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试验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核心分子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通过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牛支原体石河子分离株12~54 h处在对数生长期,54~84 h处在平台期(滴度为109 CCU/mL),因此,选用培养54 h的牛支原体石河子分离株感染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一致,即随感染时间和MOI的增加,促凋亡蛋白Bax基因及其蛋白表达量呈现上升趋势,抑凋亡蛋白Bcl-2基因及其蛋白表达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牛支原体石河子分离株感染24 h时,Bax基因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Bcl-2基因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cl-2/Bax显著下降(P<0.05);当MOI为1000时Bax蛋白表达量极显著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Bcl-2/Bax极显著下降(P<0.01)。CCK8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感染时间和MOI的增加,牛巨噬细胞活力极显著降低(P<0.01),增殖抑制率为35%~4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牛巨噬细胞凋亡率为25%~45%。[结论]随着感染时间和MOI的增加,牛支原体石河子分离株可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标志因子Bax和Bcl-2的表达诱导牛巨噬细胞凋亡,为进一步解析牛支原体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 唐恬王振余梦环徐坤何瑞丽秦田哲陈创夫马忠臣王勇
- 关键词:牛支原体线粒体凋亡途径细胞增殖
- 绵羊脑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及相关基因的检测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检测绵羊脑炎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情况并确定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在该菌中的分布情况,采用结晶紫染色结合测定OD值的方法观察羊脑炎李斯特菌生物膜在不同时间段形成情况,并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flaA、recA、relA、prfA、yneA、agrA、luxS、degU、motB、sigB、hpt)在该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37℃,绵羊脑炎李斯特菌生物膜在2h^8h的OD值与0h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9h^48hOD值呈平稳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h开始生物膜初具形态,呈现散落的网格结构,2h^6h矩阵网格结构明显,6h^8h形成高度有序的网格结构,9h^48h依然具备生物膜网状结构特征,但个别网状结构脱落。11种生物膜相关基因在绵羊脑炎李斯特菌中的检测结果为阳性,测序结果与GenBank公布的相应序列同源性为87.22%~99.29%。结果表明2h^6h生物膜进入黏附期和生长期,6h^8h进入成熟稳定阶段,9h^48h逐渐进入播散期;LM90携带11种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基因。
- 邬琴闫圆圆王振梁淋渊郑婷婷孔科委王熙楚周霞
- 关键词:生物膜
- 蝇蛆抗菌肽的抑菌活性及其理化特性的探究
- 2016年
- 为了获得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蝇蛆抗菌肽,并将其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畜牧养殖业,本研究通过G-25和G-50凝胶柱层析对蝇蛆抗菌肽粗提液进行纯化得到抗菌活性较高蝇蛆抗菌肽组分,测定其抑菌活性的同时开展其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及不同pH对其活性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蝇蛆抗菌肽粗提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利用SDS—PAGE技术,鉴定纯化的蝇蛆抗菌肽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0kD;蝇蛆抗菌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反复冻融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超过8次后抑菌活性受到抑制,但仍具有抑菌活性;用不同pH作用蝇蛆抗菌肽测定其酸碱稳定性,当pH为4.0—9.0的范围内,蝇蛆抗菌肽的抑菌活性间差异不显著(P〉0.05),pH达到10.0时,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说明强碱性条件会影响蝇蛆抗菌肽的抑菌活性。本研究对蝇蛆抗菌肽作为绿色抗生素替代品用于畜牧养殖业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王旭东王志涛王菲王振申红王俊刚
- 关键词:蝇蛆抗菌肽纯化抑菌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