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强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术后即刻乳房重建术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对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乳房重建,重建方式为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术后评价其再造效果。结果加例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5例皮下积液,局部处理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6~38个月,形态良好,肿瘤均无局部复发。结论乳腺癌切除术后应用同侧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可获得良好的乳房形态。
- 刘学敏顾瑞香王海强
- 关键词:乳腺癌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重建乳头乳晕
-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与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NAC)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患者的应用。方法选取诊断为乳腺癌并接受NAC治疗的患者109例;其中,ILC患者42例(A组),IDC患者67例(B组)。比较两组接受NAC治疗后的有效率、病理完全缓解率及保乳率。结果NAC治疗后,B组治疗有效率高于A组(83.6%vs.81.0%)(P<0.05)。A组患者在接受NAC治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率高于B组(19.0%vs.16.4%)(P<0.05)。NAC治疗后,A组保乳率低于B组(42.9%vs.47.8%)(P<0.05)。结论NAC治疗后IDC患者较ILC患者有效率高、保乳率高,但病理完全缓解率低。
- 颜敏顾瑞香王海强周丽娜刘学敏
- 关键词:乳腺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新辅助化疗
- 超声乳管造影联合亚甲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超声乳管造影联合亚甲蓝染色在乳头溢液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38例乳头溢液患者,均行钼靶乳管造影和超声乳管造影检查,术前12 h联合亚甲蓝染色;观察术中亚甲蓝染色率、造影方法的影像显影及病变位置分布。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ROC曲线分析超声乳管造影和钥靶乳管造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8例患者经常规超声检查共发现44处病灶,术中亚甲蓝染色率为100%,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结果显示超声乳管造影的准确度显著高于钼靶乳管造影(93.2%vs.75.0%),假阴性率显著低于钼靶乳管造影(5.0%vs.2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乳管造影诊断乳头溢液的AUC为0.867,高于钼靶乳管造影(0.766)。结论超声乳管造影联合亚甲蓝染色可对溢液乳管进行术前定位,明确病变位置,提高乳头溢液的检出率,同时可精准切除病灶,减少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损伤。
- 颜敏周莉娜钱海蓉姜一坤顾瑞香刘学敏常清语王海强
- 关键词:乳头溢液亚甲蓝
- 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2年1月—2015年12月保乳(观察组)与改良根治(对照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每组各35例.两组术后均采用CEF化疗方案治疗,雌激素受体或孕激素受体阳性者行内分泌治疗,观察组术后行全乳放疗及瘤床加量放疗,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乳房美观性进行对比;随访3年统计两组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结果 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方面,对照组无复发患者,而观察组中术后26个月1例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方面,观察组3例,对照组2例;死亡方面,观察组1例死亡,对照组2例死亡,在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死亡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乳房美观性对比,观察组优良率为94.29%,对照组因采用全乳切除术治疗,不具备美观性,全部为差,优良率为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保乳手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应用,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且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乳房美观性,具有良好的乳房外形,值得推广应用.
- 刘学敏王海强钱海蓉
-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