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天宽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乐山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脉营养中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早期营养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静脉使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早期营养的影响。方法 将接受静脉营养的146例早产儿(胎龄29~34周,出生体重1 150~2 250g)随机分为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2.0g/(kg·d),每日递增1.0g/(kg·d);中剂量组给予氨基酸1.0g/(kg·d),每日递增0.5g/(kg·d);小剂量组给予氨基酸0.5g/(kg·d),每日递增0.5g/(kg·d);三组最大剂量均为3.5g/(kg·d)。对三组患儿进行有效性评估和生化、血气指标检测比较。结果三组结果比较,其中大剂量组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最短;出生2周内大剂量组每天体重增长速度最快;大剂量组肠道营养达到100kCal/kg天数较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早产儿第14天时肾功能尿素氮、肌酐、pH值、剩余碱、血清直接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比较,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氨基酸更有利于早产儿的营养和生长发育,并且不会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损害、胆汁淤积症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 谈健民郑玉琼万鸿罗天宽申川桥杨莉娜
- 关键词:氨基酸静脉营养生长发育早产儿
- 布地奈德联合美罗培南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选用美罗培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不同用药方案下临床疗效、各项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观察组49例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38例患儿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在不同用药方案下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FEV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炎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相较于美罗培南的单独静脉滴注,布地奈德联合美罗培南用药更能提升临床疗效,缩短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并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在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的同时较大程度改善了患儿肺功能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罗天宽岑佳
- 关键词:布地奈德美罗培南新生儿肺炎肺功能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头罩给氧,研究组患儿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1. 5%优于对照组患儿的57. 6%,并发症发生率10. 1%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2. 1%,动脉血气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在对新生儿呼吸衰竭的治疗过程中应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无创呼吸机临床效果十分理想,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儿的治疗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了新生儿的动脉血气,同时减少了患儿家庭支出费用,提高了新生儿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万鸿罗天宽郑玉琼谈健民申川桥
-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
- 总胆汁酸与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 探讨总胆汁酸与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0例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分析SLCO1B1 521T>C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观察组不同基因型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水平及与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易感性的关系及交互作用。结果 观察组在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TT、TC、CC基因频率及基因T、C分布差异(P<0.05)。与观察组SLCO1B1 521T>C位点基因型TT患儿比较,基因型CC、TC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均升高(P<0.05)。SLCO1B1 521T>C位点基因型CC、携带等位基因C和总胆汁酸是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LCO1B1 521T>C位点基因型CC和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结论 SLCO1B1 521T>C位点基因型CC和总胆汁酸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易感性中呈正向交互作用且易感性显著增加,应引起临床上重视并早期制定预防措施。
- 曾品芳罗天宽万鸿刘茜
- 关键词:总胆汁酸基因多态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