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杨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有机碳
  • 2篇土壤
  • 2篇土壤有机
  • 2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冬小麦
  • 1篇遥感
  • 1篇遥感监测
  • 1篇施肥
  • 1篇塌陷地
  • 1篇碳同位素
  • 1篇同位素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特性
  • 1篇稳定碳同位素
  • 1篇稳定性碳同位...
  • 1篇小麦
  • 1篇小麦施肥
  • 1篇化肥

机构

  • 4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济宁市国土资...

作者

  • 4篇肖杨
  • 2篇赵庚星
  • 2篇李新举
  • 2篇闵祥宇
  • 1篇蔡德水
  • 1篇周雪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测绘与空间地...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采煤塌陷地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的恢复速率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以济宁采煤矿区中充填复垦区、挖深垫浅区和区域调平区的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复垦方式下土壤有机碳(SOC)的恢复速率。运用元素分析仪和同位素质谱仪测定土样SOC含量、常量元素(全碳(TC)、全氮(TN)、全氢(TH)、全硫(TS))和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结果表明,(1)在0~60 cm土层间,3种复垦土壤的SOC均值均小于各自对照耕地,在不同土层深度(0~20、20~40、40~60 cm)间,复垦土壤的SOC含量均显著(P<0.05)小于相应对照(挖深垫浅区在40~60 cm和区域调平区在0~20 cm除外)。(2)充填复垦区的SOC、TC和TN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偏低,TS含量和C/N比显著偏高,挖深垫浅区和区域调平区的TC、TN、TH、TS含量和C/N比与对照基本保持一致。(3)通过lg SOC与δ13C的周转模型得出3种复垦土地的SOC恢复速率差异明显(P<0.05),不同复垦方式会对不同深度土层间的δ13C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对覆土层土壤层次的扰动程度越小,有机碳的恢复速率就越快。因此,相对于充填复垦方式,非充填复垦方式对土壤的扰动更小,SOC的含量更高,恢复速率更快。
李奇超蔡德水李新举李新举肖杨
关键词:有机碳稳定碳同位素
黄河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及驱动力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区,是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本文选择黄河三角洲核心区域垦利县为研究区,采用2001、2005、2011和2014年的卫星遥感数据,基于RS和GIS技术,在ENVI软件支持下,利用监督分类方法,提取了研究区各时相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分布信息,研究了该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与规律,并结合研究时段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盐荒地和滩涂是该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研究时段内,垦利县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陆地面积总体增加,耕地、林草地呈现减少趋势。耕地是减少速度最快、减少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盐荒地、滩涂则处于持续增长状态。气候水文因素是主要的自然驱动力,而人类的开发建设活动是主要人为驱动力。研究结果对于该区的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肖杨赵庚星
关键词:遥感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
典型复垦地的SOC和δ13C分布特征及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
2019年
在济宁市采煤矿区中,选取充填复垦(M1)、非充填复垦(M2)和预复垦(M3)的地块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和稳定性碳同位素(δ^13C)的空间特征并筛选敏感理化指标,分析 SOC 和δ^13C 与土壤理化特性的关系,比较不同复垦方式的恢复效果。研究表明:(1)3 种复垦方式中,M2 的 SOC 含量已恢复到正常耕地的水平,M1 和 M3的 SOC 含量与各自对照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M1 的δ^13C 在数值和变化趋势上和 CK1 相比有较大差异,M2 的δ^13C值在表层(0~20 cm)与 CK2 有微小差异,M3 的δ^13C 值在 0~60 cm 土层间均有微小差异。(2)通过与筛选出的敏感理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 SOC 受敏感化学指标的影响较大,δ^13C 值受敏感物理指标的影响较大。(3)非充填复垦方式中 SOC 恢复效果最好,对土壤层次损伤最小,土壤理化指标的副敏感最轻,因而建议济宁矿区优先使用非充填复垦方式进行矿区塌陷地治理。
李奇超李新举李新举肖杨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碳同位素
山东省小麦施肥特征与评价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进入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农业生态环境面临多个方面的严峻挑战,施肥对环境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山东省是中国北方典型的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农业区,对该省施肥状况的研究分析,对全国农作物施肥管理具有参考借鉴作用。论文针对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冬小麦的施肥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旨在理清其施肥特征与问题,为冬小麦的施肥决策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山东省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和统计资料为数据源,采用调查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摸清小麦施肥现状及特征,并通过MATLAB建模分析建立最佳施肥模型,明确小麦施肥参数。【结果】2015年山东省冬小麦化肥消耗系数(Fec)较2010年减少了5.71%。冬小麦氮、磷、钾肥的平均施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施用比例存在磷肥比重较大,钾肥比重不足的状况。冬小麦基肥与追肥中多元素肥料占比增加,单质肥料占比总体减少。全省施肥总量、氮肥、磷肥的施用量呈自西向东递减的趋势,皆为鲁西和鲁北平原区最高,鲁东丘陵区最低。钾肥的施用量则与之相反。潮土地区小麦施氮、磷量最高,其次为砂姜黑土、褐土和棕壤,盐碱土区较低,钾素的投入则以棕壤最高,其次为砂姜黑土和褐土,盐碱土和潮土区钾素投入量较少。氮磷钾肥施用量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状况,可适当增加东部丘陵区氮素用量,减少高产区肥料投入,增加低产区施肥水平。山东省以产量为目标的冬小麦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182.02、82.58和83.22 kg·hm^(-2),与此相比,目前氮肥、磷肥分别超25.60 kg·hm^(-2)和37.77 kg·hm^(-2),钾肥亏3.84 kg·hm^(-2)。【结论】山东省冬小麦施肥状况正在向良性发展,但仍存在施肥量偏高,施肥方式及比例不够合理问题。
李健敏赵庚星李涛肖杨周雪岳玉德
关键词:冬小麦分析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