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兵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清远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对卵巢癌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应用床旁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对卵巢癌患者颅内压(IC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01/2020-08期间择期术后行HIPEC的卵巢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8岁,BMI 18~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法,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2μg/kg后,靶控输注丙泊酚,采用Marsh模型,血浆靶浓度为4~6μg/mL,维持脑电双频谱指数(BIS)40~60,热灌注结束时停止输注。分别在HIPEC开始前(T_(0)),腹腔热灌注开始后15 min(T_(1))、30 min(T_(2))、45 min(T_(3))、60 min(T_(4))时,热灌注结束后(T_(5))时应用超声测定各时点的ONSD,根据ONSD计算ICP_(ONSD)。记录各时点(T_(0)-T_(5))鼻咽温(T_(nose))、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与T_(0)时比较,患者T_(1)-T_(5)的T_(nose)明显升高,患者T_(1)-T_(4)的MAP、HR、CVP明显增加(P<0.05)。与T_(4)比较,患者T_(5)时T_(nose)、MAP、HR、CVP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患者双侧T_(1)-T_(4)的ONSD和ICP_(ONSD)均明显增加(P<0.05);与T_(4)比较,患者双侧T_(5)的ONSD和ICP_(ONSD)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HIPEC期间可引起卵巢癌患者ONSD增加和ICP升高。
- 梁秀生黄义洲姜静静邵兵龚建平刘玉妍梁丽春李恒
- 关键词:超声测量热灌注化疗颅内压
- 不同体位下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比较不同体位下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0例择期手术患者,患者年龄18~76岁,术前评估咽部结构MallampattiⅠ~Ⅲ级,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80例。所有患者行全身麻醉后采用可视软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其中A组取左侧卧位、颈部垫枕、保持颈部水平位、头后仰,B组取右侧卧位、颈部垫枕、保持颈部水平位、头后仰,C组取头去枕平卧中立位。分别记录3组在麻醉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的血压、心率、Sa O2,比较3组患者的插管时间、1次插管成功率,观察插管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2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口气管插管。3组患者各时点的血压、心率、Sa 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T0比较,3组患者的T1~T3时点舒张压及收缩压均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P均<0.0125);手术期间,3组患者的Sa O2无变化(P>0.05)。A组和B组1次插管成功率均高于C组(P均<0.017)。A组成功插管时间最短,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术后24 h吞咽时咽喉痛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7)。结论侧卧位使用可视软镜引导气管插管的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较快,且明显减少术后24 h吞咽时咽喉痛,不影响患者的呼吸。
- 李泉邵兵秦廷英梁秀生付宝军张耀之李恒
- 关键词:气管插管侧卧位
-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下右美托咪定对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对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患者呼吸力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清远市人民医院择期行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7例)和联合组(38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和常规双肺通气,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热灌注化疗即刻(T_(1))、热灌注化疗30 min(T_(2))、热灌注化疗60 min(T_(3))、拔管前(T_(4))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呼吸力学、肺功能指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_(2)、T_(3)、T_(4)时刻的TNF-α、IL-6水平均高于同组T_(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T_(2)、T_(3)、T_(4)时刻的TNF-α、IL-6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T_(3)时刻的气道峰压(P_(peak))、气道平台压(P_(plat))和气道阻力(R_(aw))高于同组T_(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T_(4)时刻P_(peak)、P_(plat)、R_(aw)高于本组T_(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T_(2)、T_(3)、T_(4)时刻的P_(peak)、P_(plat)、R_(aw)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_(2)、T_(3)时刻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呼吸指数(RI)、死腔率(V_(D)/V_(T均))高于同组T_(1)时刻,氧合指数(OI)低于同组T_(1)时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T_(2)、T_(3)时刻的A-aDO_(2)、RI、V_(D)/V_(T均)低于常规组,OI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时刻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内热灌注化疗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肺保护性通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减少�
- 龚建平梁秀生刘玉妍李燕旋邵兵李恒
- 关键词: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肺保护性通气肺功能
- 综合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细胞减灭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卵巢癌患者细胞减灭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HIPE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0年12月细胞减灭术后第一次行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卵巢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T_(1)时观察组HR、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2)时,两组PI均明显高于T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2.5%,高于观察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细胞减灭术后HIPEC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优化生命体征,缓解负性情绪,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梁丽春梁秀生欧高文邵兵朱伟艳
- 关键词:卵巢癌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护理干预
- 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后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行膝关节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罗哌卡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24、36、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4、8、24、36、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老年人坐骨神经联合股神经阻滞中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应用价值高。
- 徐海燕刘卫华刘琴湘邵兵杨经文
- 关键词:坐骨神经股神经阻滞镇痛效果
- 戴明循环在手术设备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戴明循环(PDCA)在手术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2018年1~4月传统管理法术中手术设备故障管理现状,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Pareto定律绘制鱼骨图确定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目标。2018年5~10月采用PDCA管理手术设备,加强外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设备操作规范化培训,制作设备使用流程图,制订考核标准,加强设备使用后维护及检测,检查反馈,持续质量改进。比较PDCA管理前后术中手术设备故障的发生率、目标达成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运用PDCA对手术设备进行管理后,有效降低了术中手术设备故障的发生率,达到了改进目标值,达标率为107.91%,进步率为75.15%,保证了患者的手术安全。PDCA实施后的术中设备故障发生率(2.84%)低于实施前(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P<0.01);PDCA实施后CQI小组成员在团队精神、品管手法运用、沟通协调、专业知识、活动信心及责任荣誉等方面均有正向成长。结论PDCA应用于手术设备故障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患者的手术安全,达到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并且提高圈员的工作能力及积极性。
- 梁丽春陈佩君郭履平刘洋叶艳霞陈国民邵兵
- 关键词:戴明循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
- 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老年患者无痛胃镜检查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 2020年
- 目的分析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00例行无痛胃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检查前,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MAP、HR及SpO2)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检查中,对照组患者的MAP、SpO2较检查前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各指标逐渐恢复。观察组患者检查中的MAP、SpO2、HR与检查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各指标逐渐恢复。两组患者检查中的MAP、SpO2、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律失常和注射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托咪酯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老年无痛胃镜检查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苏适夷周洁芳曾玉珍邵兵
- 关键词:依托咪酯瑞芬太尼无痛胃镜血流动力学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肺癌根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方法 90例ASAⅡ~Ⅲ级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A组:舒芬太尼+低剂量右美托咪定(0.06μg?kg^(^(-1))?h^(-1)),B组:舒芬太尼+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C组:舒芬太尼+高剂量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用量均为:0.04μg?kg^(-1)?h^(-1)。观察并记录PCIA后4 h(T1)、8 h(T2)、12 h(T3)、16 h(T4)、24 h(T5)、48 h(T6)的VAS评分与Ramesay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和镇静过度等发生情况,并比较各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PCA按压次数及镇痛满意度。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和心率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在术后各个时间点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4分,A组最高,由高到低依次为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外T6时间点Ramsay评分,均为A组最低,三组由低到高依次为A、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PCIA按压总次数以及有效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1例和8例,A组与C组发生的例数较多,但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满意度上,B组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04μg?kg^(-1)?h^(-1))联合中剂量右美托咪定(0.08μg?kg^(-1)?h^(-1))进行肺癌根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能产生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且能够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 李泉邵兵秦廷英刘卫华张耀之胡宁东
- 关键词:舒芬太尼肺癌镇痛病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