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杨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2年度专利分析与启示
- 2023年
- 科技强国战略发明创造是重要手段之一,由此形成的成果——专利,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2022年全球共有发明专利207.5万件,中国有79.8万件,中国地质调查局共有399件。许多专利技术在推动地质事业的发展,助力地质勘查、地质找矿、国土规划、环境监测与治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王晓丽宋韦剑王鑫陈杨张敬
- 关键词:地质事业国土规划强国战略地质勘查
- 浅析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成果著作权管理——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计算机软件登记为例
- 2016年
- 通过对中国地质调查局软件著作权登记信息的数量趋势、软件著作权人分布和著作权分类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了中国地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现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土资源软件著作权管理中存在的登记意识欠缺、登记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从加强宣传、建立激励机制和鼓励登记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国土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性成果的产出和转化。
- 王晓丽王学评兰晓双陈杨
- 关键词: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成果著作权管理
- 基于见气时间分析的高煤阶煤层气井合理排采制度研究
- 2020年
- 煤层气的产出是一个“排水—降压—解吸—扩散—渗流”的过程,单相水排采阶段作为煤层气井生产的关键阶段,气井动液面下降速度直接影响压降漏斗的扩展和气井的产能水平,该阶段时间长短对气井的开发成本和后期工作制度调整有着重要意义(宋岩等,2019)。本文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高煤阶煤层气井的地质、压裂、排采等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煤储层物性特征、压力特征和排采制度等因素对气井见气时间的控制作用;通过修正见气时间概念,提取煤层气井典型排采参数,明确了气井见气时间与单相水排采阶段动液面下降速度间存在指数关系,结合实际生产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开发井见气时间对气井产能的影响,提出了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的动液面下降速度。
- 陈杨陈杨宋韦剑
- 关键词:煤层气排采
-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最有价值的国家发明专利集锦(一)
- 2023年
-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专利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科技创新的重要指标,它是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最有力的工具,是直接造福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利器。近年来,随着地质调查事业的不断发展。
- 王晓丽宋韦剑王鑫陈杨张敬
- 关键词:外观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地质调查
- 从科学战略演变看美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领域的发展被引量:9
- 2022年
- 美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当今世界领先的地质调查机构之一,其前瞻性科学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全球地质调查工作方向。本文系统梳理了美国地质调查局1996年至今发布的科学战略内容的演变,按照科学战略和研究领域的调整将这26年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各阶段科研经费、研究领域和机构调整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发展经验并对我国地质调查事业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
- 陈杨王学评宋韦剑
- 中美两国科技奖励评审制度的比较与思考被引量:5
- 2018年
- 对中美两国科技奖项评审中候选人产生方式、评审流程等制度进行了比较与剖析。结果表明,在我国科技奖评审中存在专家提名推荐的比例偏低、获奖比例偏高等问题,提出加大专家推荐和同行评议、控制奖励数量等相关政策建议。
- 王学评陈杨兰晓双
- 关键词:同行评议
-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登记业务设计及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登记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国家科技成果登记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文章从制度设计、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建设和成果信息采集进度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几年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登记业务开展情况,并结合当前地质调查项目管理体系变革及成果管理工作深化的背景,对登记业务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针对地质调查成果登记业务中存在的成果登记业务的推进措施不强、登记业务的定位不准确等问题,提出加强成果登记制度建设、提高信息化业务支撑水平等相关建议。
- 宋韦剑陈杨刘永权
- 关键词:地质调查项目成果登记信息系统
- 中国地质调查局2023年最有价值的国家发明专利集锦(二)
- 2023年
- (上接第五期封二)26.致密储层的原油充注孔喉下限的确定方法,ZL201910422497.9,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郭迎春、方欣欣、张凯逊,2023-04-18,$10000027.一种水压致裂测量装置用紧急泄水组件,ZL201910438085.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李阿伟、陈群策、孙东生、李全、金铭,2023-05-05,$6000028.一种野外组网方法、采集服务器、采集系统及存储介质,ZL201910957139.8,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姜景捷、李振、彭华、马秀敏、孙尧,2023-06-30,$5300029.
- 王晓丽宋韦剑王鑫陈杨张敬
- 关键词:存储介质组网方法国家发明专利水压致裂
- 中国地质调查局专利转化现状及建议
- 2023年
- 专利转让和许可是专利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形式。1999—2023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拥有专利7482件,仅有184件专利发生过转让或许可,约占总数的2.5%。地调局从2006年开始进行专利转让,到2023年,共转让专利168件,其中转出专利123件,占73%,转入专利45件,占27%。自2018年起,地调局专利转让数量稳步增长,尤其2022年和2023年,专利转让数量激增,两年达到了66件,占专利转让总量的近40%。地调局从2009年有许可实施记录,到2003年,共许可专利16件(图1)。
- 王晓丽宋韦剑王鑫陈杨张敬
- 关键词:专利转让
- 全球干热岩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专利技术发展趋势与启示
- 2024年
- 1引言干热岩是指埋深在3~10 km、温度高于150℃、致密不渗透的高温热岩体。其资源量巨大、分布广泛,是一种清洁、环保、可循环利用的再生能源。因此,从干热岩中高效提取热能已经成为全球研究热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率先进行了干热岩勘探开发研究,随后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开展相关探采试验工作,在干热岩勘探、开采和综合利用等多个关键技术领域中取得了众多创新性成果,申请了大量的技术专利。本文依托智慧芽(PatSnap)全球专利数据库,检索出2014—2023年全球干热岩勘探开发及综合利用技术领域专利数据2734件,旨在通过分析系统揭示近10年来干热岩专利技术的研发现状与态势、技术分布与主要申请机构的专利战略布局等,以期为中国干热岩产业战略发展、技术研发和国际化专利布局提供参考。
- 王晓丽宋韦剑王鑫陈杨张敬
- 关键词:专利数据库专利战略再生能源干热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