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艳妮

作品数:14 被引量:78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省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活性
  • 5篇抗菌
  • 4篇抗菌活性
  • 3篇忍冬
  • 3篇黄酮
  • 2篇抑菌
  • 2篇抑菌作用
  • 2篇忍冬叶
  • 2篇体外抗菌
  • 2篇蒲公英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活性
  • 2篇胡椒
  • 2篇胡椒碱
  • 2篇活性组分
  • 1篇多糖
  • 1篇多糖提取
  • 1篇多糖提取工艺
  • 1篇学成
  • 1篇蚜虫

机构

  • 14篇河南省科学院
  • 3篇河南省纳普生...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黄河科技学院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铁路职业...
  • 1篇河南省生物技...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4篇马艳妮
  • 6篇王志尧
  • 5篇景炳年
  • 4篇张海艳
  • 4篇魏悦
  • 3篇王伟
  • 3篇刘雨晴
  • 3篇赵天增
  • 3篇李飞飞
  • 2篇于立芹
  • 2篇常霞
  • 1篇陈飞
  • 1篇陈飞
  • 1篇张飞
  • 1篇范毅
  • 1篇王韬
  • 1篇常霞
  • 1篇王志尧
  • 1篇常霞

传媒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河南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饲料工业
  • 1篇粮食与油脂
  • 1篇中国食品添加...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响应曲面法优化白胡椒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0
2021年
以胡椒碱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对白胡椒中胡椒碱类成分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单次提取时间等因素对胡椒碱得率的影响,并利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及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从白胡椒中提取胡椒碱类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分析表明,提取白胡椒中胡椒碱类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2,提取3次,每次2.0h,在这样的最优参数下胡椒碱得率可达4.80%。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具有很好的拟合性,从而进一步证明响应面结果的可靠性,该工艺可提高胡椒碱的提取率。
王志尧王韬张飞张飞马艳妮韩红园常霞
关键词:白胡椒胡椒碱响应曲面法
忍冬叶总黄酮的测定及其体外抗菌活性被引量:20
2017年
目的:研究忍冬叶总黄酮的分离工艺及其对9种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以河南封丘忍冬叶为研究对象,以总黄酮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大孔树脂柱色谱分离得到忍冬叶总黄酮,并对其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抑菌圈活性等体外抗菌评价。结果:建立了忍冬叶总黄酮简便、有效的分离工艺,证实了忍冬叶总黄酮对9种供试病原菌具有较好的广谱抑菌性(MIC为1.95~62.5 g·L^(-1),MBC几乎均为125 g·L^(-1))。此外,当忍冬叶总黄酮部位同时含有较多绿原酸(4.2%)时,不仅得率高(10.5%),活性也更强。结论:忍冬叶总黄酮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性,可以将其开发抗畜禽病原菌药物或者饲料添加剂,这也为忍冬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艳妮王志尧郭展展张海艳赵天增
关键词:忍冬叶总黄酮病原菌抗菌活性
苦皮藤种子的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采用现代分离手段和波谱技术研究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种子中的化学成分,为苦皮藤种子物质基础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进一步的实验数据。方法:将干燥苦皮藤种子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其提取物用90%的甲醇-水萃取3次;甲醇层经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乙酸乙酯溶剂体系(10∶1~2∶8)梯度洗脱,将各份洗脱液减压蒸干;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甲醇-水体系)进一步分离纯化,结合重结晶法,得到纯化合物,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联合应用1D和2D NMR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归属指认。结果:从苦皮藤种子分离得到6个β-二氢沉香呋喃多醇酯类化合物,通过~1H-NMR,^(13)C-NMR,DEPT,HSQC,HMBC,~1H-~1H COSY,NOESY等1D,2D NMR技术对其所有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详细补充了文献数据尤其是1H-NMR归属数据,其结构分别确证为1β,15-diacetoxy-8β,9β-dibenz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1),angulatueoid H(2),苦皮种素Ⅱ(3),苦皮种素Ⅲ(4),1β,15-diacetoxy-8α-hydroxy-9β-benz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5),1β,2β,8α-triacetoxy-9β-benzoyloxy-β-15-nicotinoyloxy-β-dihydroagarofuran(6)。结论:化合物1,3,5为首次从苦皮藤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从自然界中分离得到。
张海艳王志尧常霞马艳妮魏悦赵天增
关键词:化学成分
基于不同提取方法的汉麻茎叶精油全组分鉴定及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以汉麻茎叶为原料,分别采用水蒸馏提取法、亚临界萃取法以及超临界萃取法来获得汉麻精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获得的精油全组分的差异性、特征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精油全组分进行鉴定分析,并通过NIST质谱库和人工解析对所提取成分进行鉴别分析和相似度的检索,最后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这三种提取方式下汉麻精油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三种提取方法下所得精油组分差异性明显,共计鉴定出154个成分,且含有13个共有成分,相似度均在80%以上。其中水蒸馏提取法共鉴定出8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大麻二酚(19.69%);亚临界萃取法鉴定出62种,含量最高组分是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17.56%);超临界萃取法鉴定出59种,含量最高组分是油酸(22.50%)。三种方法所得精油组分种类和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水蒸馏法获得的精油组分种类最多,多为烷烃、烯烃、醇类、醛类、倍半萜类等小分子化合物,而亚临界法和超临界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二者共有40个共有成分,多为酸类,醇类,酯类,酚类等高沸点化合物或大分子化合物,但含量差异明显。
李智宁李飞飞宋梦娇马艳妮马艳妮张桃桃魏悦
关键词:精油亚临界超临界GC-MS
蒲公英、忍冬藤抗菌活性组分及配伍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活性配伍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和忍冬藤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分离工艺为:先用7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用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70%或50%乙醇洗脱部位即为它们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这些组分对9种供试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蒲公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15.63 mg/mL,忍冬藤的MIC和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31.25 mg/mL。且含量分析显示,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组分黄酮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多酚含量相对较高。配伍研究发现,当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部位与少量忍冬藤水洗脱部位(16∶1~4∶1)或其高效抗菌部位(16∶1~1∶1)配伍使用时,对部分供试菌的抗菌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加作用。说明所得的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提取分离工艺简单、易得,广谱抗菌作用强,合适的配伍使用可以实现更好的抗菌作用。
马艳妮李智宁张丽先李飞飞李飞飞魏悦于立芹朱政
关键词:蒲公英忍冬藤抗菌活性活性组分配伍
响应面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工艺及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优化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的Box-Benhnken设计优化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分别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um inhibitionconcentration,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分别采用ABTS法和FRAP法测定博爱赤松茸多糖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温度62℃、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2 min,在此条件下,博爱赤松茸多糖的平均得率为13.25%,与理论预测值(13.35%)相对误差为0.75%。在供试的5种常见致病菌中,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仅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博爱赤松茸多糖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Fe3+的能力,且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量效关系,但均弱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阳性对照VC。优化后的博爱赤松茸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且其提取物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但其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
魏磊王伟谢晓阳周雍刘雨晴马艳妮宁二娟王韬李宁洁景炳年
关键词:多糖抑菌作用抗氧化活性
蒲公英根活性组分体外抗菌及抗炎作用被引量:18
2022年
以市售蒲公英根为研究对象,采用乙醇提取、大孔树脂柱分离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法优选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通过倍半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根不同组分对人、畜禽等9种常见病原菌的抑菌作用,通过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评价各组分的抗炎活性。结果表明,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的分离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后,用D101大孔树脂柱分离,其中,水洗脱之后的70%(体积分数)乙醇洗脱部位为蒲公英根的抗菌抗炎活性部位,即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该组分黄酮含量相对较高,且对9种供试菌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大多数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1.95 mg/mL,最小杀菌质量浓度均为31.25 mg/mL,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浓度和转录水平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优选的蒲公英根抗菌抗炎活性组分分离工艺简便、高效,而且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炎作用。
马艳妮魏悦魏悦王志尧景炳年王志尧杨锐景炳年
关键词:活性组分抗菌活性抗炎活性
4-硫醚喹啉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基于4-取代喹啉是一类重要的喹啉衍生物,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方法设计合成了24个4-硫醚取代喹啉化合物,通过多种谱学方法确证其结构,并初步评价了它们的抗真菌活性.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每种供试真菌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菌活性,其中2-苯基-4-乙硫基喹啉(4a)、2-苯基-4-(异丙基硫基)-喹啉(4c)与2-苯基-4-(烯丙基硫基)-喹啉(4h)的活性相对较好的活性相对较好,对部分病原菌抑制作用等同或接近阳性药物嘧菌酯.初步构效分析表明:4-位不同硫醚取代能显著影响该类化合物的活性,一般脂肪族取代活性强于芳香族取代,空间位阻较小的取代基化合物活性强于位阻较大者,而芳香族取代中苯环的不同取代模式对活性的影响不大甚至是不利的.
杨锐马艳妮黄婷解伟张霞黄国双刘小东
关键词:喹啉硫醚抗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忍冬叶中5种黄酮成分被引量:2
2020年
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简称UPLC-DAD)测定忍冬叶中芸香苷、木犀草苷、忍冬苷、野漆树苷、木犀草素5种黄酮类成分的含量。使用Agilent Elipse plus C18反向色谱柱(4.6 mm 100 mm,3.5 m),用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进行梯度洗脱(0~20 min,14%A;20~50 min,14%~17%A;50~60 min,17%~32%A;60~61 min,32%~90%A),流速为0.5 mL/min,进样体积为4 L,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表明,芸香苷、木犀草苷、忍冬苷、野漆树苷、木犀草素分别在0.28~27.68、0.43~43.28、0.80~53.27、0.27~27.48、0.16~16.46μg/mL时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39%、99.03%、99.19%、98.88%、97.03%,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96%、0.27%、0.88%、0.64%、1.39%,说明仪器的精密度及方法的重复性均良好,符合定量测定的要求。综合研究结果得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为忍冬叶的开发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方法学基础。
马艳妮李智宁王韬王志尧魏悦张海艳
关键词:忍冬叶黄酮
基于非结构蛋白NS1结构预测解析猪细小病毒致病性差异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探讨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不同毒株致病性差异的原因,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软件比较PPV NADL-2株和Kresse株的非结构蛋白NS1的氨基酸位点差异,并利用一系列在线软件比较两者的氨基酸理化性质、亲水/疏水性、跨膜区、信号肽的异同,进一步分析两者的结构域、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异同。结果表明,2种毒株在621—636位的氨基酸存在较大差异,Kresse株的疏水性较弱,且二级结构中Kresse株含较多的卷曲结构。经过三级结构比对,并结合以上结果推测,2种毒株致病性差异是由于621—636位未知功能的结构域不同所致。
周雍魏磊景炳年马艳妮王伟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非结构蛋白NS1蛋白生物信息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