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Pin1基因-842G/C位点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探讨Pin1基因-842G/C位点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关联。方法以中文检索词多态性、癌及英文检索词Pin1、polymorphism、tumor、variant、cancer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服务平台、Embase和PubMed等数据库截至期为2019年4月2日发表的Pin1基因-842位点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合并风险值并对发表偏倚及敏感性分析进行检验。结果共检索到14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1篇文献(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9篇)。累计病例组5667例,对照组61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杂合遗传模型中Pin1基因-842位点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相关,合并OR(95%CI)值为0.78(0.61~0.99)。肿瘤类型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杂合遗传模型(GC比GG)、显性遗传模型(GC+CC比GG)和等位基因模型(C比G)中Pin1基因-842位C等位基因可能降低乳腺癌、肺癌的发生风险,乳腺癌中OR(95%CI)值分别为0.73(0.58,0.92)、0.71(0.57,0.89)和0.73(0.60,0.89);肺癌中OR(95%CI)值分别为0.64(0.52,0.78)、0.64(0.53,0.78)、0.67(0.55,0.80)。纯合遗传模型(CC比GG)和隐形遗传模型(CC比GG+GC)中Pin1基因-842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风险,其OR(95%CI)值分别为2.22(1.03~4.75)和2.47(1.16~5.26),但未发现其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结论Pin1基因-842位点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可能相关。
- 江铭婷刘智任黄晶
- 关键词:肿瘤META分析PIN1
- Pin1对内质网应激下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内质网应激下HepG2细胞中Pin1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衣霉素(TM)分别作用于正常肝细胞THLE3和肝癌细胞HepG2(THLE3细胞TM组和HepG2细胞TM组)、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独作用于HepG2细胞(ATRA组)、TM和ATRA共同作用于HepG2细胞(TM+ATRA组)及DMSO处理的对照组细胞。48 h后,Western blot检测Bip和Pin1蛋白的表达水平,CCK-8试剂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TM处理的THLE3和HepG2细胞中Bip蛋白表达增加,说明TM有效诱导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与DMSO组相比,THLE3细胞TM组中Pin1的蛋白水平随着TM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01)。HepG2细胞TM+ATRA组中Pin1蛋白水平随着TM浓度的升高而降低(P<0.01)。HepG2细胞TM组细胞增殖抑制率仅(29.33±4.73)%,明显低于THLE3细胞TM组((60.33±2.08)%)(P<0.001),但HepG2细胞TM+ATRA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提高至(60.33±6.03)%。与DMSO组相比,THLE3细胞TM组凋亡率显著升高((22.25±0.78)% vs.(3.57±0.31)%,P<0.01)。与DMSO组(5.10±1.00)%相比,HepG2细胞ATRA组凋亡率只有(10.03±0.49)%(P<0.05),但TM+ATRA组凋亡率显著增加至(23.70±0.75)%(P<0.01)。结论 HepG2细胞通过维持Pin1蛋白水平抵制ERS诱导的细胞凋亡,降低Pin1蛋白水平能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 江铭婷黄晶郑淑萍
- 关键词:PIN1肝细胞癌细胞增殖内质网应激
-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在全舌癌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评价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用于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2018年1月—2018年7月应用游离DIEP修复13例舌癌患者,手术缺损部位均为全舌或近全舌缺损。术中将腹壁下动脉与甲状腺上动脉或面动脉吻合,伴行静脉与颈外静脉或颈内静脉属支吻合。结果:l3例DIEP皮瓣均修复成功,皮瓣外观满意。术后随访舌形态良好,功能满意。供区直接闭合,其中1例患者皮瓣供区出现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所有腹部伤口均为线性瘢痕,腹直肌功能未受明显影响,未发现腹壁疝和腹壁隆起等手术并发症。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组织量丰富、血供可靠、质地柔软,再造舌外形及功能良好,且供区保留了腹直肌和前鞘,损伤小,将供区并发症降到最低限度,是舌癌术后全舌缺损修复新的可靠技术。
- 李军黄晶高炳菊邱宇林阳阮召伟叶卓林李嵩
- 关键词: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 四种饮用水对小鼠肝肾功能及脏器锌铁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4种饮用水对小鼠肝肾功能及各脏器锌铁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纯水、自来水、矿泉水和过滤水中锌、铁浓度。将80只清洁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分别用纯水(对照组)、自来水、矿泉水和过滤水喂养,90 d后眼球采血,测定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尿素氮(BUN)、尿酸(UA)及肌酐(Cr)含量,随后立即处死小鼠,取肝脏、肾脏、心脏、胰腺及脑测定锌、铁含量,并制作肝肾组织石蜡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结果过滤水组小鼠血清Cr含量[(36.00±8.83)μmol/L]明显低于纯水组、自来水组及矿泉水组[(44.83±12.64)、(44.56±10.52)、(43.79±10.5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纯水组小鼠肝脏、肾脏锌含量[(33.17±6.18)、(16.69±8.12)μg/g]明显低于过滤水组[(45.31±7.32)、(22.61±6.01)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血清Cr与肾脏锌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300,P<0.05);不同组小鼠血清ALT、TP、BUN、UA及各脏器内铁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肝肾组织结构未见异常。结论长期饮用过滤水有利于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的发挥,其可能与肾锌水平提高有关。
- 陈荣河黄晶汪靖李许桑妮张通年阮国洪
- 关键词:饮用水肾脏肌酐
-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 目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rug hypersensitivity syndrome,DHS)是威胁生命的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本文旨在探讨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5年...
- 黄晶
- 关键词: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致敏药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