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颖

作品数:15 被引量:91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溢油
  • 3篇溢油分散剂
  • 3篇油分散剂
  • 3篇指纹
  • 3篇分散剂
  • 2篇土壤
  • 2篇脱附
  • 2篇热脱附
  • 2篇微波
  • 2篇污泥
  • 2篇污染
  • 2篇裂解
  • 2篇垃圾
  • 2篇垃圾焚烧
  • 2篇焚烧
  • 2篇催化
  • 2篇催化剂
  • 1篇低温SCR
  • 1篇亚硝酸盐氧化...
  • 1篇乙烯

机构

  • 15篇大连海事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环境...
  • 2篇厦门大学
  • 1篇天津壹鸣环境...

作者

  • 15篇于颖
  • 8篇严志宇
  • 5篇张海军
  • 4篇孙冰
  • 4篇刘慧
  • 4篇陈吉平
  • 4篇王巧敏
  • 3篇朱小梅
  • 2篇于俊清
  • 2篇倪余文
  • 2篇樊景凤
  • 2篇明红霞
  • 1篇王淑秋
  • 1篇苏洁
  • 1篇赵素芳
  • 1篇李永仙
  • 1篇王龙星
  • 1篇袁和平
  • 1篇樊芸
  • 1篇黄晓东

传媒

  • 4篇环境化学
  • 3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科技创新导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酸碱度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沥滤液蒸发处理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蒸发法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厂垃圾沥滤液,着重考察了不同沥滤液初始p H值对蒸发去除COD和氨氮效果的影响,并采用GC-MS对蒸发冷凝液中有机物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生活垃圾沥滤液的初始p H对冷凝液中COD、氨氮含量及有机污染物分布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沥滤液在酸性条件下(p H≤6)蒸发,随着p H的增加,冷凝液中COD的含量线性降低,而氨氮的含量线性增加。当沥滤液的初始p H值从6增加到11,冷凝液中COD的含量呈对数函数降低,而氨氮的含量表现出显著增加趋势。从冷凝液中鉴定出38种有机污染物,多为沸点较低的醇、酸、酚和酯类。在酸性条件下(p H=3),冷凝液中挥发性有机酸和低碳醇的相对丰度接近90%。在近中性条件下(p H=6.2),冷凝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以酚、酸和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在碱性条件下(p H=11),冷凝液中酚和杂环类化合物占比较高,而酸的含量极少。
于颖詹发强刘连胜张曙光邵子婴严志宇
关键词:PH值垃圾沥滤液COD
污泥微波热裂解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2年
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大背景下,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亟待探寻新的污泥处理技术。本文概括总结了污泥微波热裂解技术,并对工艺优化和热解气体、液体、固体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分析。
于俊清于颖
关键词:污泥微波资源化
污水污泥微波辅助快速热裂解制生物油和合成气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实验室微波加热装置,研究了微波功率、椰壳活性炭(微波受体)添加量和反应气氛条件对污泥(含水率:76.8%)热解产物产量和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足够的微波辐照强度和7.5%以上的活性炭添加量可实现污泥的快速热裂解.污泥升温速率越快,生物油和合成气的产率越高.快速热裂解过程中生物油的产率超过8.5%,合成气的产率超过8.0%,并且合成气中H2和CO的体积之和超过总气体体积的50%.生物油主要生成于污泥150—250℃升温阶段,合成气主要生成于污泥150—400℃升温阶段.与通空气(少量O2存在条件)相比,氮气气氛更有利于污泥热解生成生物油,并可大幅度降低CO2的生成量,因此有利于合成气品质的提高.
于颖于俊清严志宇
关键词:污水污泥热裂解微波生物油合成气
负载Cr和Mo锰矿粉基催化剂的脱硝脱氨性能
2023年
氨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技术在焚烧烟气NO_(x)减排控制中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广泛商业化使用的SCR催化剂价格昂贵且低温活性差。以价格低廉的天然锰矿粉(MOP)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r和Mo负载改性MOP,在温度范围150~400℃,对比研究了MOP和负载改性MOP的脱硝和脱氨催化效率,并基于NH_(3)-TPD-MS、FE-SEM-EDS、XRD和XPS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P具有较高的催化脱硝脱氨活性;Cr负载可大幅提升MOP的氨转化率,且对脱硝效率没有明显影响;Cr主要以无定形Cr_(2)O_(3)形式物理附着于MOP表面,Cr与Mn之间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同时,Mo负载对MOP的氨催化转化也有明显促进作用,2%Mo负载仅轻微减少了MOP在150~250℃时的脱硝效率。在5%Mo改性MOP表面,酸性位点数量和NH_(3)吸附能力显著提高,但Mo与K反应生成钾钼盐结晶,导致Mn^(4+)和O_(α)的相对含量降低。该研究结果可为低温低尘尾部布设SCR的同时脱硝脱氨提供参考。
耿靓于颖宋迦南李谨名严志宇施海涛张海军
关键词:低温SCR脱硝脱氨
辽河口沉积物反硝化过程研究-以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及nirK型细菌群落结构分析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近年来,辽河口沿岸人类活动频繁,工农业活动发达,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输入至感潮河段继而排放入海,导致辽河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沉积物区域是反硝化作用的重要发生地和微生物富集地。微生物能够将沉积物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还原为N2O和N2释放到大气中,进而减轻河口生态系统氮负荷。本文中的实验采用定量PCR技术测定辽河口表层沉积物反硝化过程功能基因narG、nirK、norB、nosZ的基因丰度,结果表明,主导硝酸盐还原的narG功能基因丰度最高。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nirK型功能基因进行测序,结果显示,在辽河口反硝化细菌中Devosia、Phaeobacter、Alcaligenes、Pseudomonas菌属丰度较高。反硝化功能基因的丰度主要受到沉积物粒径的影响,norB基因丰度与多个环境因子显著相关。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主要受盐度、pH、溶解氧以及NO2−的影响。研究分析了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和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其结果为辽河口水体富营养化中氮元素归趋的认知提供理论依据。
明红霞陈泉睿史银银苏洁于颖樊景凤
关键词:NIRK细菌群落结构
分散剂对原油影响的主成分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以2种原油和3种溢油分散剂的混合物为对象,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基于诊断比值的原油分类,旨在判别分散剂对原油的影响。KOM值近似等于0.6、Bartlett球形度检验对应概率P值为0,表明原始数据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前两个主成分F1和F2的特征值均大于1,累积贡献率为81.433%,多变量可降至2维。根据F1和F2表达式得到主成分分类图可知:两种原油中加入不同分散剂后还可在图中大致区分,富肯-2号分散剂对两种原油几乎没有影响,GM-2分散剂对渤海原油分类程度有一定影响,但对华北原油却有较大影响;海鸥4号分散剂对两种原油分类程度都有影响。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可用于添加分散剂的溢油分类辨别,研究发现一些分散剂对原油影响较小,而某些分散剂对原油有复杂的影响。因此,溢油指纹鉴定需考虑分散剂的影响。
王巧敏孙冰严志宇刘慧朱小梅于颖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分散剂
聚苯乙烯泡沫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释放速率测定方法被引量:3
2018年
本研究构建了适用于测定材料中半挥发性有机物释放速率的新型释放池装置,采用此释放池装置测定发泡聚苯乙烯(EPS)泡沫板中六溴环十二烷(HBCD)在60℃条件下的释放速率,并建立了HBCD的挥发释放模型.3种主要的HBCD非对映体(α-HBCD、β-HBCD和γ-HBCD)的释放行为并不存在明显差异;HBCD在吹扫气体中的浓度在前12 d逐渐增加,然后趋于稳定状态.HBCD在吹扫气体和释放池内壁间存在分配平衡,指数方程可以很好描述HBCD在释放池内壁的吸附水平与其在吹扫气体中浓度水平之间的关系.EPS在60℃条件下HBCD的释放速率为246.5 ng·m^(-2)·d^(-1).释放模型模拟结果表明,HBCD在60℃条件下的释放主要依赖于其材料-气相分配系数K和对流传质系数h_m,基本不受内部扩散系数D值的影响.
石亚楠詹发强袁和平于颖王龙星张海军陈吉平
关键词:塑料六溴环十二烷
溢油分散剂对原油指纹影响的t检验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以海鸥4号分散剂和华北原油的混合物为对象,采用t检验比较法研究基于诊断比值的油指纹鉴别,旨在考察溢油分散剂对原油指纹的影响。首先,对分散剂及4个油样的GC-FID气相谱图进行比较,表明分散剂的加入会影响原油的谱图;然后,对油样中正构烷烃(包括姥鲛烷和植烷)的相对含量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分散剂的加入改变了原油中正构烷烃(包括姥鲛烷和植烷)相对含量的分布,且影响明显;最后,采用t检验法对两两油样进行鉴别比较,发现添加不同量分散剂的原油与初始原油之间及它们彼此之间的指纹均不一致。诊断比C17/Pr和C18/Ph受分散剂的影响最大,Pr/Ph和C17/C18受分散剂影响较小,而(C23+C25+C27+C29)/(C24+C26+C28+C30)和(C19+C20)/(C19+C20+C21+C22)受分散剂影响最小。因此,溢油指纹鉴定需要考虑分散剂的影响。
王巧敏孙冰初庆娣严志宇刘慧朱小梅于颖
关键词:溢油分散剂T检验
采用巯基捕收剂稳定化处理垃圾焚烧飞灰中的重金属被引量:47
2007年
研究了3种巯基捕收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乙硫氮)、乙基黄原酸钾(乙基黄药)和二丁基二硫代磷酰铵(丁铵黑药),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化效果.3种巯基捕收剂的用量均为62.5μmol.g-1飞灰.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飞灰经稳定化处理后,巯基捕收剂均匀地覆盖于飞灰晶体表面,使矿物晶体棱角变得模糊.利用酸浸提程序(TCLP法)和水浸提程序(水平振荡法)评价飞灰中重金属Cu、Pb、Cd、Cr和Zn的浸出毒性.在0.1 mol.L-1醋酸浸提条件下,与Na2S相比,巯基捕收剂对Cu和Pb的稳定化效果较好,其中乙硫氮对Cu的稳定化比率接近100%,丁铵黑药对Pb的稳定化比率达到69.2%;在水浸提条件下,乙硫氮、乙基黄药和丁铵黑药对5种重金属的稳定化比率分别为72.6%、73.5%和76.8%,显著高于Na2S处理(52.4%).3种巯基捕收剂对5种重金属亲和力的强弱顺序大致为Cu>Pb>Cr>Cd>Zn,并且超过60%的巯基捕收剂与酸可浸提重金属离子发生了螯合沉淀反应.重金属-巯基捕收剂絮凝物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pH>6)比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pH<6)可发生部分溶解.为获得较好的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维持稳定化飞灰的高酸缓冲容量十分重要.
张海军于颖倪余文李永仙王淑秋陈吉平
关键词:垃圾飞灰重金属稳定化螯合剂
热强化气相抽提法修复半挥发性石油烃污染土壤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7年
热强化气相抽提技术(T-SVE)在修复半挥发性石油烃污染土壤方面极具应用潜力。本文基于实验室模拟T-SVE装置,研究了加热温度及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对4种半挥发性石油烃(正十三烷、正十四烷、正十五烷和正十六烷)去除效率的影响,并对石油烃去除动力学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温度决定性地影响了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污染土壤残留率与加热温度基本呈反比。石油烃去除过程符合Elovich和Freundlich热脱附动力学方程。加热温度为140℃时,土壤含水量(5%~30%)的增加降低了石油烃去除效率;当温度上升到180℃,石油烃去除率在土壤含水量5%~20%时也表现出降低趋势,但在土壤含水量为30%时反而达到最高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明显降低了石油烃去除率,尤其对于辛醇-水分配系数值高的石油烃;当加热温度从140℃升高到220℃,土壤有机质对石油烃污染去除的限制明显降低。实验获得结果可为T-SVE技术修复石油烃污染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于颖邵子婴刘靓文武严志宇
关键词:石油烃热脱附土壤有机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